根据金融科技公司 Wise 的最新研究,2023年马来西亚人因隐藏外汇费用损失高达 29亿9000万令吉。这个数额足以让每位大马人在一个月内每天喝上一杯拉茶,堪称惊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到 2029年,每年损失金额可能飙升至 33亿令吉,对个人和家庭财务都将带来沉重负担。
误区普遍 汇率加价成“隐形杀手”
调查发现,76% 的大马人自认为“部分”或“完全”了解国际汇款费用,但实际上,只有 18% 的人知道汇率中暗藏额外成本。
举个例子,一笔 1000美元(约 4424令吉)的国际汇款,即便标榜“无手续费”,如果包含 3.6% 的外汇差价,用户最终可能支付高达 159令吉 的隐藏费用。
Wise 亚太区负责人指出,许多金融机构在广告中强调“零手续费”或“低费用”,但实际上通过汇率加价来弥补成本,使得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多花了钱。
“这种不透明的收费方式,实际上是一种隐形剥削,消费者很容易掉入陷阱。”
国际汇款平台:PayPal最常用
研究显示,大马人最常用的国际汇款平台依次为:
- PayPal(52%)
- 银行转账(44%)
- 西联汇款(33%)
尽管这些平台广受欢迎,许多用户仍然误以为收费透明,实际上,汇率加成往往被忽视,导致实际支出远超预期。
如何避免隐性外汇费用?Wise给出三大建议
为帮助消费者减少损失,Wise 提供了以下三项实用建议:
1. 比较汇率与中间市场汇率
中间市场汇率是国际货币市场的基准汇率,通常可在网上查询。汇款时,用户应对比平台汇率和中间市场汇率,判断是否存在隐藏加价。
2. 警惕“零费用”宣传
当看到“零手续费”或“低费用”的宣传时,不要轻信。留意汇率是否合理,因为这往往是盈利的主要来源。
3. 仔细阅读条款与细则
在完成转账前,务必仔细查看条款,尤其是外汇费用和附加费用的部分,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呼吁行业透明化 保护消费者权益
这项研究由独立机构 Edgar, Dunn & Company (EDC) 和 YouGov 共同完成,旨在揭示跨境支付中的隐藏收费问题,敦促金融机构提高透明度。
专家表示,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跨境支付需求增加,消费者需要具备更多知识和工具来保护自身利益,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付出额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