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谘询总监拿督蔡兆源表示,政府考虑由雇员公积金局(EPF)落实“逐月发放退休金”制度,是一项值得支持的政策,有助于应对退休储蓄不足的问题,并防止退休金过早耗尽。

他在接受本报电访时指出,大马目前面临两项主要退休风险:一是多数国人无法达到EPF设定的基本退休储蓄门槛(24万令吉);二是部分退休人士理财意识薄弱,导致在短时间内就将养老金花光。

Advertisement

“冠病疫情期间超过1000亿令吉的公积金被提取,进一步拉低了大马人的退休储蓄水平。这也是公积金局积极推动自愿缴纳计划的原因之一,鼓励国人继续供款并享有税务减免。”

他强调,数据显示约70%的退休者在退休后的3至5年内已用尽存款,考虑到我国人均寿命为75岁,退休后平均还有15年要生活,如果没有稳定的退休金来源,生活将陷入困境。

他指出,政府推动逐月发放退休金制度,也是因应我国即将步入高龄社会的趋势,若不解决退休保障问题,未来国家将面临更沉重的社会负担。

蔡兆源也提到,许多国家包括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CPF),都不允许一次性全额提取退休金,目的正是为了保障长期的生活开支。

根据他了解的初步建议,公积金或将分为两部分运作,一部分允许一次性提取,另一部分则保留为逐月发放的养老金。他认为这种模式较具弹性,兼顾退休者的实际需要与长期保障。

此外,他建议,对于那些退休储蓄高于基本门槛的人士,或许可给予较高的提款自由度,反映其良好的理财能力。

至于外界关心的通胀与回酬问题,蔡兆源指出,EPF设定的基本储蓄额已考虑通胀因素,“只要公积金局的回酬能持续高于通胀率,退休者就能维持合理的生活水平。”

他补充:“通胀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是确保回酬跑赢通胀,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晚年生活。”

上一则新闻执法员突击夜场 29名男女被扣
下一侧新闻侵犯6岁女童致死 男子落网辩称想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