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警方联合槟州福利局,近日突击取缔一家“仓库式”非法托儿所,成功救出20名不同国籍的儿童,包括一名出生仅15天的婴儿及其年仅19岁、仍在坐月子的母亲。
介于15天至16岁 12名孩童无报生纸
槟州社会发展及福利委员会主席林秀琴今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指出,当局于本月21日在大山脚展开行动,解救了10名男童与10名女童,年龄介于15天至16岁之间。
“在这批获救的儿童中,有12人没有出生证明文件,包括那名刚诞生不久的婴儿。”
当被问及该场所是否涉及人口贩卖时,林秀琴表示不便评论,强调调查工作将交由警方处理。
她补充,这些儿童已根据2001年《儿童法令》第17条文,被列为需要保护与照顾的对象。
多数儿童暂由政府安置 进行健康检查
林秀琴表示,福利局已成立专案小组以确认儿童身份,其中两名孩童已交由法定监护人照顾,其余儿童则被安置于政府指定的安全机构,并获得大山脚法庭签发的临时监护令。
“所有获救儿童也已被送往诗不朗再也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新闻发布会现场亦有槟城妇女发展机构首席执行员拿督王美玲出席。
儿童神情轻松 称彼此如兄妹
据悉,当执法人员抵达该非法托儿所时,现场儿童面带笑容、情绪轻松,并表示:“我们像兄弟姐妹,‘妈咪’对我们很好!”显示他们并未意识到自身处境异常。
部分儿童拥有外国国籍,沟通时普遍使用华语,疑似曾接受过特定方式的应对训练。
当局在现场发现5名看护人员,其中包括那名年轻的19岁母亲。另有一名女子声称自己从小便在该仓库生活,但拒绝透露新生婴儿的生父身份。
据了解,该场所负责人曾试图向政府申请开设托儿所执照,但因态度不佳未获批准。
卫生恶劣、存放危险物品 完全不宜儿童居住
槟州福利局局长罗兹塔指出,该仓库内的卫生条件极差,冰箱中的食物甚至已腐坏变质。
她说,仓库内部还堆满货柜箱、床褥及布料等易燃物品,环境极为危险,根本不适合儿童居住。
她透露,福利局早在去年年底已接获相关投诉,指仓库内频繁出现孩童,局方遂展开长时间观察与证据收集,伺机采取行动,最终促成此次成功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