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名35岁的外籍男子日前因出现意识混乱、恶心呕吐等症状被送往卫福部桃园医院急诊,入院时已无法言语沟通、情绪激动,甚至需以四肢保护性约束加以照护。原本医师怀疑是脑中风或中枢感染导致神经症状,经过一连串检查,最后竟确诊为感染俗称“鼠肺虫”的广东住血线虫。
幸运的是,经过药物与支持性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并在社工与移民署协助下顺利康复返国。
桃园医院感染科医师李淑媛说明,广东住血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一种寄生在线虫类的寄生虫,主要寄宿于老鼠的肺动脉内。幼虫会随老鼠粪便排出,一旦被蜗牛、蛞蝓等中间宿主误食,便会在其体内继续发育。人类若食用了未煮熟的蜗牛、螺类、虾蟹,或误食遭其体液污染的蔬果、水源,也可能因此感染。
李淑媛进一步指出,该寄生虫的潜伏期通常为1至3周。若仅摄入少量幼虫,可能无症状或仅感轻微不适,但若感染量大,寄生虫可能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发烧、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甚至癫痫发作、意识不清、昏迷,严重时可能致命。
院方说明,这名男子住院期间接受多次腰椎穿刺检验,发现脑脊髓液中嗜酸性白血球比例升高,最终透过聚合酶链锁反应(PCR)技术确认感染广东住血线虫。治疗过程以降低颅内压与控制症状为主,包括多次腰椎穿刺及类固醇药物以减缓神经压迫。病况稳定后,医疗团队协同社工单位联系移民署,协助男子顺利办理返国事宜。
护理师陈俞瑄提醒,广东住血线虫感染并非人传人,但民众日常仍应格外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或未充分煮熟的蜗牛、螺类、淡水虾蟹等。处理相关食材或从事园艺工作时,应戴上手套并彻底洗手。蔬果也必须以流动水反覆冲洗,尤其是自家庭院种植者更要提高警觉。她特别呼吁,在夏季蜗牛与蛞蝓活跃的高峰期,更应落实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保护自身与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