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已然进入新的阶段,外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中国稳坐钓鱼台,有人却看好美国步步紧逼。然而如今看来,习近平一动不动,特朗普反倒火气压不住,只好将怒火转向别人——最先中招的,是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巴西总统卢拉。

特朗普日前突然宣布,对巴西征收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理由竟是巴西政府对其极右翼盟友、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政治迫害”。博索纳罗在2022年败选后涉嫌密谋政变,并试图拉美国下水,最终遭控叛国。现在,为了“帮兄弟出口气”,特朗普竟然用关税报复巴西,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公然耍起霸权手段,连“独裁者”都要自叹不如。

这并非孤例,而是历届美国政府惯用的套路——打着“民主”的旗号,实则在全球布局干预,扶持自己喜欢的势力。收买非政府组织、操控网络舆论、掀起颜色革命,从中东到乌克兰、从拉丁美洲到东南欧,这种剧本早已不新鲜。

最近韩国也出现令人疑窦丛生的情势。前总统尹锡悦因发动戒严未果遭国会罢免,接替人选李在明则被标签为“亲中”,结果韩国网络忽然涌现大量反华情绪,许多华人店铺无端被攻击。这波节奏之精准,令人不得不怀疑是有人暗中操盘,刻意营造民粹氛围,阻击不符合“西方利益”的候选人。

同样遭到“政治骚扰”的,还有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尽管是由民主选举上台,却年年被非政府组织围攻。今年初,美国开发署(USAID)被揭露曾斥资超过10亿美元,大力资助塞尔维亚各类NGO,意图为何,不言而喻。

更令人玩味的是,泰国前总理佩通坦2月访问中国,受到高规格接待,中泰关系升温。不久回国,泰柬边境竟骤起冲突,佩通坦随即被法院罢免。要知道柬埔寨也是中国重要友邦,两国领导人本来关系密切,为何突然兵戎相向?是不是有外部势力在暗中推波助澜,制造误解与对抗?

回看马来西亚,也有许多“巧合”令人细思极恐。2018年政权更替后,网络一度流传一段视频,一名疑似美国人对镜头洋洋自得:“我们在马来西亚成功推动政变,新政府已经中断多项对中合约……”令人不寒而栗:曾经声势浩大的街头抗争,是否也不过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卒子?

如今首相安华坚定支持巴勒斯坦,频频批评以色列,引起美国政界不满。而随着他推动马中进入“黄金50年”,越来越多“巧合”接踵而至:

  • 特朗普突然提高对大马的关税,从24%升至25%,谈判反而让情况更糟;
  • 早已淡出媒体焦点的刘特佐,再度成为国际焦点,被指以假护照在中国活动,还成了“中共高级顾问”——消息真假未明,却在敏感时刻被大肆炒作;
  • 针对希盟和行动党的舆论攻击量突然暴增,无论体制内外,反政府声浪如海啸席卷而来;
  • 一向分歧不断的国盟政党,近期却步调一致,筹办“百万人倒安华”大集会,矛头直指政府核心。

这些,真的是巧合吗?还是背后另有高人布阵?国与国之间博弈不休,我们处于夹缝中的国家,更容易被利用、被操控。而一些政客为了权力,不惜背弃原则、挑动情绪,甚至违背国家元首意愿,制造政治动荡,让国家陷入更深的不确定之中。

如果反对党自信得到民意支持,大可光明正大地在国会提出不信任动议,为何非要走街头路线?为何煽动群众情绪,刻意营造对抗气氛?这真的是“为了人民”,还是另有算盘?

我并非阴谋论者,但面对这一连串异象与“时机太好”的爆发,实在难以不警觉。作为普通人民,我们不能再被轻易操弄,不能让国家再次沦为大国对抗下的牺牲品。

这场即将到来的“倒安华”集会,你我是否应该支持?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上一则新闻喝下一杯“木瓜牛奶” 女子遭工程师侵犯
下一侧新闻如果安华倒了呢?别整天只想着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