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今日宣布多项惠民政策,引起各界热议。时事评论员普遍认为,这些举措属短期性操作,目的在于拉抬施政满意度、转移民众对即将举行的“倒安华”集会关注,同时也试图刺激国内消费与经济信心。
安华透过今早的线上直播向全国人民公布包括三大亮点:向18岁以上国民发放100令吉援助金、9月15日列为特别公共假期,以及RON95汽油调降至每公升1令吉99仙。此番宣布立即引起政坛与舆论界关注。
时事评论员潘永强与蓝志锋在接受本地媒体《东方日报》时皆指出,这些政策虽有其即时效果,却缺乏长期战略与制度支撑,不足以解决结构性问题。
潘永强认为,安华此时释出“糖果政策”,主因是近期面对多重挑战,包括销售与服务税(SST)改革、司法课题等引发的民怨与质疑,导致其支持率受挫。他指出,这些惠民措施的目的主要有二:回应下滑的民意声浪,并淡化即将于周六登场的倒安华抗议集会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些宣布没有系统性,政策之间缺乏连贯,短期内或可引发讨论与支持,但不会形成持续性的市场或信心效应。”
蓝志锋则表示,虽然发放现金与调降油价确实能够带动一定程度的消费与舆情支持,但这类措施的民望红利往往只能维持短期,最多半年。他直言:“这更像是一种政治操作,而非真正深层的政策改革。”
他指出,“倒安华”情绪此前已在吉打、吉兰丹及玻璃市等州蔓延,本周末集会将为政府带来强大舆论压力,因此安华急于在集会前透过政策分散民众注意力。
对于RON95降至1.99令吉,潘永强进一步提醒,若此类调整未来因财政考量而撤回或中断,反而会对市场和政府信用造成冲击。他表示:“虽然今年是调整补贴结构的关键时机,但进入选举周期后将变得更困难。若要推行财税改革,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意志,并做好面对短期民怨的准备。”
此外,他也批评政府频繁临时宣布公共假期的做法,并认为安华将9月15日定为额外假期,并不符合亲商原则。
“额外假期或许短暂带动消费,但却增加企业运营成本,长期会削弱国民对工作的纪律与责任感。政府不应随意放假,应结束这种不利国家效率的文化。”
蓝志锋则补充,汽油价格微调对大众而言感受不深,民众每天面对的是现实物价与生活压力。加上8月1日起马来西亚还将面临美国25%对等关税的冲击,未来的经济压力势必更加严峻。
两位评论员一致认为,要真正提升民生与经济信心,政府必须迈出结构性改革步伐,而非依赖一次性援助或“糖果式”短效政策来平息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