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政坛素有“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之说,如今再次印证。各方势力在利益驱动下合流反对安华政府,掀起的“绿潮2.0”或将成为下届大选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上一届大选时,连被视为民联堡垒的槟城都遭绿潮撼动。民政党的许子根深有感触,当年坚不可摧的政权瞬间瓦解,如今民政连一个州议席也难以保住。这股政治变局,已不只是单纯的选举操作,而是掺杂宗教情绪与政治认同的复合力量。由哈迪阿旺与慕尤丁领军的国盟正是绿潮的核心推手,伊党也由边缘化政党跃升为国会最大单一政党。

因此,即便敦马与慕尤丁关系复杂,也选择共同站台高喊倒安华。哈迪长年批评马哈迪,慕尤丁曾因政变拉下马哈迪,而今三人再度站上同一平台,虽各怀心思,却已形成“绿潮2.0”的苗头。

绿潮2.0的成形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

天时方面,希盟成员党内部持续动荡,公正党分裂未平,行动党又因赵明福事件承压。绿潮支持者利用道德与宗教包装抗议,塑造现政府不公不洁的形象。

地利则是绿潮已稳固控制北方与东海岸,慕尤丁若能整合南马势力,将形成由北、东、南包围中央的格局。这对开明派无疑是一大挑战。

人和体现在全国各地接连举行的“倒安华”集会与快闪。即使在槟城遭遇执政党阻力,依然声势不减。而亚罗士打万人集会,更彰显其在北马地区的强大动员力。

若7月26日能继续维持这样的气势,绿潮极有可能重演当年308大选时,行动党红潮攻陷槟州的情景。绿潮的威胁不只是一时风潮,而是逐步扎根,从乡村蔓延至城市,再借助社交媒体精准操作与宗教情感助燃,最终演变为席卷全国的政治地震。

不过,绿潮2.0是否真能壮大,还需观察三大领袖之间的微妙关系。敦马虽称不再争相位,但是否真甘于幕后仍存疑;哈迪至今未尝首相滋味,自然不会甘当副手;而慕尤丁虽有短暂首相经验,却难忘上次政权迅速瓦解的教训。

归根究底,倒安华并非三人齐心协力的正义之举,而是一场各方势力博弈的政治交易。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野心,而倒安华只是开始,绿潮2.0的真正终点,还远未揭晓。开明派必须警惕,真正要防的不是三人结盟,而是那一股正在燃起的“星星之火”。

上一则新闻男子与继姐乱伦致孕 狠心活埋亲生婴儿
下一侧新闻别以为只是压力大 剧烈头痛恐藏致命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