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政经格局重组与东盟区域合作加速的大环境下,砂拉越政府正积极展开海外布局,逐步从本地市场迈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以新加坡为起点 开拓外部市场窗口
砂拉越政府早在数年前便在新加坡设立Sarawak Trade and Tourism Office Singapore(STATOS),作为砂拉越通向国际的重要枢纽。这座办事处肩负推广砂拉越旅游、文化及吸引投资等任务。砂拉越总理多次强调,砂拉越资源丰富,正大力发展氢能、绿色工业与数码经济等领域,这些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国际资本与市场的支持。
拓展至文莱与印尼 青年及企业合作成重点
近年来,砂拉越更将触角延伸至邻近的文莱与印尼。2024年,砂政府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设立Sarawak Trade and Tourism Office Brunei(STATOB),除了推动双边合作,更专注于青年创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双方已签署合作备忘录,在青年企业家、旅游与文化交流等领域展开更紧密合作,致力为两地青年与企业开拓区域市场。
与此同时,砂拉越也计划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省会坤甸(Pontianak)设立办事处。虽然受疫情影响,项目进度一度放缓,但砂政府表明将继续推进,尤其看重边境贸易、物流及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机会。
布局背后的绿色经济战略
这波海外布局并非单纯形象工程。分析人士指出,砂拉越近年来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包括发展氢能产业链、再生能源、建设深水港及国际机场等基础设施。海外办事处则是连接全球市场的重要渠道,让砂拉越从传统资源出口者转型为高附加值产业的参与者。
分析认为,砂拉越设立海外办事处不仅仅为了招商引资和旅游推广,更为出口绿氢和推动国际合作铺路。
下一站:扩展至更多东盟国家?
除了新加坡、文莱与正在规划的印尼办事处,砂拉越政府不排除进一步拓展至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砂总理多次表示,未来砂拉越必须更积极走向国际,为本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寻找新的市场与机遇。
如今,各地的砂拉越海外办事处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招商任务,功能逐渐深化,包括推动创业孵化平台、文化推广、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为砂拉越发声。
从新加坡、文莱到印尼,再放眼更广阔的东盟版图,砂拉越正默默拓展自己的国际布局。这些“海外前哨”,不仅是简单的办事处,更可能成为推动砂拉越经济跃升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