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看似普通的手机壳,可能暗藏健康风险。中国应急广播近日发布宣传视频,提醒公众部分廉价手机壳存在严重隐患,尤其是在手机发热或高温环境下,若手机壳散发刺鼻塑料味,可能是有毒物质正在释放。
根据视频内容,手机壳的三大潜在有害来源包括:
- 使用回收废料制成
- 添加劣质染色剂和胶水
- 小作坊生产门槛低、缺乏有效监管
部分不法厂商为了压低成本,直接使用医疗废弃物、电子垃圾等“垃圾塑料”制作手机壳,里面含有塑化剂、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等有害成分。
- 塑化剂可能引发儿童性早熟、成人不孕不育、过敏和哮喘;
- 多环芳烃中某些成分具有强致癌性,可通过皮肤或呼吸进入人体;
- 重金属如铅含量超标高达30倍,严重损害神经系统与肾功能。
此外,劣质染色剂与胶水可能掉色刺鼻,释放甲醛、苯等有害气体,长期接触易造成慢性中毒。
由于手机壳生产门槛低,小型加工厂只需模具即可批量制造,售价低至几块钱,却隐藏巨大健康隐患。
对此,中国应急广播建议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 优先选择液态硅胶、TPU材质手机壳,手感柔软无异味;
- 选购有3C认证、标注《手机壳套通用技术要求》或食品级硅胶的正规产品;
- 即使是正规产品,也建议每半年更换一次,以防老化后释放有害物质;
- 新购买的手机壳使用前最好用清水冲洗,并放置通风处晾晒几日,以降低潜在风险。
官方提醒,切勿因贪图便宜而忽略健康安全。手机壳虽小,影响却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