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签署的“大而美法案”,虽然旨在保护本国汽车工业,但却被外媒及中国业内人士视为一份“送给中国的厚礼”——该法案取消对电动车的联邦补贴,反而可能加速中国电动车品牌在全球市场的扩张。
美取消补贴,中国迎来出口机遇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8日表示,这项新法案对中国电动车出口是利多。他指出,一旦美国停止对国内消费者提供电动车购车补贴,原本依赖政策支持的美国电动车市场将面临成长放缓的风险,而这正好给中国品牌提供更多海外市场机会。
崔东树补充,中国车企主打的智能化电动车型,具备与美国传统燃油车抗衡的竞争力。
特朗普强调“自由选择” 实则扶持燃油车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称,“大而美法案”赋予消费者自由选择权,不再强制推广电动车。他强调,汽油车、混合动力车以及新技术车型都应公平竞争,而这项政策“正拯救美国汽车产业免于崩溃”。
根据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将自今年9月底起,终止对电动车的购车补贴。这项措施被视为向燃油车靠拢,间接削弱电动车在美国的吸引力。
中国车厂快速扩张版图
当前,中国电动车品牌正加速海外布局,目标市场包括欧洲、东南亚和中东。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涵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出口量达近100万辆,年增幅高达48%;其中6月单月出口就达19.8万辆,较去年同期翻倍。
这股出口热潮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电动车供应链中的地位,也显示其在产品创新与生产能力上的竞争优势。
例如,比亚迪除了在国内市场强劲表现,也建立起自有船队,专门负责向海外运输电动车,进一步巩固其全球战略地位。
中国品牌市占提升 外资车厂压力倍增
在国内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中国车企持续推出新车型并加速技术迭代,推动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64%,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7.5个百分点。
在全球电动车版图重塑的关键节点上,特朗普的“保守政策”似乎意外让中国车企成为最大受益者。倘若趋势持续发展,未来几年内,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或将更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