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名30岁李姓女子(化名)日前搭乘长达11小时的国际航班,从纽西兰飞抵广州,未料下机不到10分钟便突发倒地。现场医护紧急抢救后将她送医,最终仍不幸身亡。医院初步判断,她死于肺栓塞。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白云医院重症加护病房主任彭医生指出,李女士送院时已出现心室颤动并迅速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医生推测,其致命原因是肺栓塞引起的心肺骤停。
长时间不动埋下隐患:经济舱综合症
彭医师解释,李女士的情况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或肺栓塞(PE)最常见的表现。久坐或缺乏活动,会使下肢血液循环变慢,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并进入肺动脉,极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致命的肺栓塞。
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经济舱综合症”,常见于长时间乘坐飞机、长途汽车或火车等狭窄空间中久坐者。若再加上其他高危因素,例如肥胖、妊娠、服用避孕药、肿瘤病史等,更容易引发血栓问题。
医生警示:长途旅行高风险族群要警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医生也表示,狭窄空间长时间久坐会压迫下肢静脉回流,一旦原本就存在血管问题,栓子脱落可造成肺动脉栓塞,危及生命。
2024年春节后,广东东莞已有多名返乡民众因长途乘车诱发肺栓塞,其中3人不幸身亡,乘车时间都超过20小时。
此外,2023年江苏也曾通报一名45岁男子,在4小时飞行后紧接参加长时间会议,结果突发肺动脉栓塞,须紧急手术。
保命4字诀:动、饮、穿、药
医生提醒,长途出行或久坐人群,应牢记以下保命原则:
- 动:每隔1至1.5小时起身走动,或在座位做腿部伸展、踝关节旋转、屈膝等动作。
- 饮:多喝水,有助于稀释血液、促进循环,避免血液黏稠。
- 穿:穿着宽松衣物,必要时穿医用弹力袜,帮助下肢血液回流。
- 药:有血栓病史或高凝风险者,应按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作为预防。
医生强调,肺栓塞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同样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长途旅行中久坐不动的人群,必须提高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