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10日),马来西亚前首相敦马哈迪迎来百岁寿辰。这位横跨时代的政治巨人,一生两度出任首相,主政长达24年,是马来西亚历史上任期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他不仅见证,也深度参与塑造了马来西亚从独立迈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其人生本身,就是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缩影。
百岁传奇:马哈迪的长寿秘诀
马哈迪曾在99岁生日前透露,他的健康秘诀在于避免过度饮食和控制体重。他坦言,自己不知还能活多久,但活着的每一天,他都希望为国家尽一分力。在2025年元旦前夕,他感性表示:“活过一世纪,是一段漫长而充满挑战的人生旅程,我亲眼见证了国家的许多重大时刻。”
从医者到治国者:平民子弟的逆袭
1925年出生于吉打州亚罗士打,马哈迪出身教师家庭,自小接受严格教育。1947年他凭优异成绩考入新加坡爱德华七世医学院(现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行医近二十年才正式转战政坛。
早在学生时期,马哈迪就已投身政治,并于1946年加入巫统,活跃于学生运动,也以笔名“Che Det”发表评论文章。1964年首次当选国会议员,开启政治生涯。
权力之巅: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首相
马哈迪于1981年首次出任首相,开启长达22年的第一次首相任期。他提出宏愿2020,致力将马来西亚打造为先进国家,并推动一系列大型基础建设工程,如双峰塔、南北大道、布城、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国产车宝腾等。他主导的私有化与工业化政策,成功将国家从农业国转型为制造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
在国际事务上,他倡议“向东学习政策”,强调向日本和韩国取经,提升本地科技与生产力。他也在1998年金融风暴期间,果断拒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采取资本管制,带领国家走出困局。
争议与批评:独裁阴影与权力集中
尽管成就斐然,马哈迪的领导风格长期备受批评。他的集权手段、削弱司法独立、打压异议声音等举措争议不断。关键事件包括1987年“茅草行动”、1988年司法危机、革除安华及巫统非法化事件,均被视为破坏民主机制的代表。
东山再起:高龄重掌政权
2018年,马哈迪以92岁高龄再度出山,与宿敌安华联手组建希盟,在第14届全国大选中推翻国阵,完成历史性的政权更替,成为全球最年长的民选首相。然而其“二度执政”仅维持至2020年,在“喜来登政变”后黯然辞职。
余热未歇:百岁依然犀利
即便卸下公职,马哈迪仍频频在社交媒体评论政局,直言不讳。2024年末,他呼吁国人坚守价值观、守法守德,做负责任的公民。他虽年届百岁,思维仍锐利,是马来西亚政坛最不可忽视的声音之一。
两极评价:一代强人,亦功亦过
马哈迪的一生既有国家建设者的光辉,也带有争议领袖的阴影。他既是带领大马迈向现代化的开路者,也被视为破坏民主制度的独裁者。他团结国家的同时,也制造分裂。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马来西亚的历史中,成为一把警示权力与理想的双刃剑。
百岁马哈迪,仍在书写未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