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天水市麦积区褐石镇的一所私立幼儿园——培心幼儿园,近日传出疑似集体铅中毒事件,引发家长和社会广泛关注。多名儿童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口臭、腹痛、脱发,以及情绪暴躁等异常症状,进一步检验后发现,部分幼儿血液中的铅含量严重超标。
尽管官方尚未发布正式通报,但据中国多家媒体综合报导,该园提供的食物中疑似含有超标的食品添加剂,尤其是“三色枣发糕”和“玉米肠卷”,被认为可能是造成铅超标的主要来源。
由于集中血检结果迟迟未公布,家长纷纷自行带孩子前往西安市中心医院检查。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7月6日,记者查阅了74名在该院接受检测幼儿的血铅报告,其中70人血铅水平超标,仅4人检测正常。
据家长透露,部分孩子的血铅浓度已超过100微克/升,远高于儿童正常标准值。更有多份报告显示,检测值达200微克/升以上,达到国家对“铅中毒”的临床诊断标准。有家长在现场得知结果后情绪失控,甚至因身心剧烈反应由医护人员用担架紧急送医。
据悉,涉事幼儿园成立于2022年,目前在园幼儿超过260人,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三个年级。随着事件扩大,西安市中心医院为患儿开设绿色通道,但因儿科病床紧张,部分儿童被临时安置在内分泌科、老年病科、感染科及消化科接受输液与药物治疗。
根据中国卫生部2006年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与处理原则》,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达200微克/升及以上,即可确诊为铅中毒。其中200–249微克/升为轻度中毒,250–449为中度,450及以上为重度。儿童铅中毒的临床症状通常较为隐蔽,如腹部隐痛、便秘、贫血、多动、情绪不稳定等,容易被家长忽视。
在事件曝光后,当地政府已启动应急机制,对涉事幼儿园师生进行全面血检,并展开流行病学调查、食品溯源及家长安抚等措施。市场监管部门亦联合第三方机构,对幼儿园的48小时食品留样、水源等进行了抽检。
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食品样本合格,但有两项——三色枣发糕与玉米肠卷——检出异常。初步研判认为,这两种食品可能含有超标添加剂,或为导致血铅异常的关键因素。
目前,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社会舆论与家长持续关注相关责任追究与后续处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