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七月后,气温节节攀升,酷热天气席卷多地,中国江苏便出现了一起因舍不得开冷气而导致中暑就医的案例,令人不胜唏嘘。

这起事件的主角是一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据《现代快报》报道,她因持续发烧且精神恍惚被紧急送往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静生指出,这位老奶奶在家时为了节省电费,一直不开冷气,结果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导致中暑并引发身体不适。幸好经过及时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未造成生命危险。

高温危机:30分钟内可能致命

郭医师借此病例强调,高温带来的健康威胁远比一般人想象的严重。若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特别是在没有通风降温设备的室内,人体调节机制一旦失衡,仅需30分钟就可能发展为严重中暑,甚至危及生命。他提醒,尤其是高龄者、体弱者或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必须格外注意环境温度变化。

谁是中暑高风险群体?

热伤害的发生与个体体质息息相关。一般而言,拥有良好运动习惯者的耐热能力较高。但对于体型瘦弱者,尤其是年长女性、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则对高温的承受力较低。这类人群体内水分储备本就较少,一旦遇上高温,极容易出现身体脱水、体温过高等症状。

热衰竭也是潜在隐患

除中暑外,郭医师还提醒大众留意另一种常见的高温健康风险——热衰竭。这是由于在高温下大量出汗,却未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所造成的一种血液循环衰竭。其典型症状包括:

  • 大量出汗
  • 极度疲倦与无力
  • 头晕、头痛
  • 呼吸急促、脸色苍白
  • 低血压、核心体温升高(但多不超过40°C)

在严重情况下,患者甚至可能突然失去意识。


医师建议:高温天气下的自我防护

  1. 室内保持通风与降温:必要时开启冷气或风扇,尤其是午后高温时段。
  2. 注意水分与电解质补充:喝白开水外,也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饮品。
  3. 避免正午外出或剧烈运动:高温时段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4. 关注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状况:家属应主动关心,防止长者因节省开支而忽略健康。

郭静生医生最后呼吁,天气炎热时宁可多开一小时冷气,也不要让身体陷入风险之中,“高温伤害往往在你毫无防备时,悄悄夺走健康甚至生命。”

上一则新闻阿克玛:巫统随时准备单独上阵
下一侧新闻拉菲兹率多名蓝眼议员 施压政府设皇家调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