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总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指出,政府或政治人物若希望提升华裔生育率,除了口头呼吁,更应提供公平合理的发展机会,尤其在升学制度方面予以检视和改革,以提升国民归属感。
他在今日发布的文告中坦言,若升学制度因种族固打制导致非土著、特别是华裔学生,无法公平进入公立高等教育体系,将直接加剧国家人才外流问题。
升学压力影响生育意愿
吴添泉表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子女教育从学前到大学是一项长期且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少家庭倾向“重质不重量”,依据自身条件规划生育数量。
他指出,目前华裔学生若申请政府大学,可通过大马教育文凭(SPM)进入大学预科班、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文凭(STPM)、大学中心单位(UPU)或公开招生渠道。然而,公开招生属全额自费制度,不受政府补贴。
此外,其他升学途径如私立大专或A水平课程,亦因高昂费用让中低收入家庭望而却步。“这使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进一步压缩了非土著学生的升学选择。”
呼吁改革大学招生体系
吴添泉强调,政府大学长期存在的族群倾向与招生机制问题已是不争事实,也阻碍了非土著家庭子女透过正轨升学的机会。
他建议政府成立独立委员会,邀请学者、教育团体与高教领域专家,共同检讨大学招生政策、学额分配、收费标准与课纲内容,拟定更公平、绩效导向的改革方案,避免制度性不公继续打击人民对教育与国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