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长沙一名16岁高二男生,近日因与父亲发生争执情绪激动,突发双手痉挛僵硬、五指内收成“鸡爪状”,同时伴随头晕、胸闷和窒息感,吓坏家人。紧急送医后,医生确诊为因过度换气所引发的“呼吸性碱中毒”。
情绪激动致呼吸紊乱,血液酸碱值骤变
据《澎湃新闻》报道,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罗海文指出,这类病例近期已有多起,包括高考后查分焦虑、买菜时争执激动等情境引发类似症状。
当人处于强烈情绪刺激(愤怒、焦虑、惊恐)时,会无意识地快速浅呼吸,也就是“过度换气”。此时体内二氧化碳大量排出,导致血液pH值升高,形成“呼吸性碱中毒”,从而扰乱神经与肌肉正常运作。
“鸡爪手”如何形成?关键在于神经与钙离子
罗医生解释,碱中毒会引发一系列生理连锁反应:
- 脑血管收缩:大脑供血减少,产生头晕、意识模糊、甚至晕厥;
- 组织缺氧:碱中毒增强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导致氧气难以释放;
- 神经过度兴奋:造成口周、四肢刺麻;
- 钙离子降低:碱性环境下血浆蛋白与钙结合增强,使游离钙减少;
- 肌肉强直痉挛:尤其在手、脚、口周等部位,最终出现典型“鸡爪手”症状。
患者常伴有刺痛、抽搐感,虽然血氧饱和正常,却会有强烈“喘不过气”的错觉。
自救关键:增加二氧化碳,缓解神经刺激
医生建议,一旦发生类似症状,可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方式:
- 纸袋/口罩回吸法:用纸袋或双手罩住口鼻呼吸,有效回吸二氧化碳,缓解症状;
- 闭气+慢呼气:深吸气后闭气数秒,再缓慢、均匀地吐气,减缓换气频率;
- 腹式呼吸法:缓慢用鼻吸气、腹部鼓起,再用口慢慢呼气,放松横膈膜并恢复正常呼吸节律。
日常情绪管理才是根本预防之道
罗医生提醒,情绪激动者应“先稳呼吸、再稳心情”。遇情绪爆发或呼吸急促时,立刻尝试腹式呼吸或闭气法阻断“过度通气”链条。平日应养成规律运动、冥想等习惯,提升压力调节能力。
他特别强调,虽然“鸡爪手”大多为良性反应,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危害,但若伴随胸痛、意识模糊或首次发作,仍应立即就医,以排除癫痫、中风、低血糖等严重疾病。
结语:情绪失控不只伤心,也可能“伤身”。别让一口气,变成一次健康危机。学会呼吸,学会冷静,才是应对压力的最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