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加速迈向绿色与低碳经济,东南亚各国也正积极推进区域能源互联与可持续发展转型。在这场转型浪潮中,位于婆罗洲的砂拉越正快速崛起为“东盟绿色未来”战略中的关键支点。凭借丰富的水力资源、前瞻的能源政策以及多项跨境输电合作,砂拉越正逐步成为东盟区域清洁能源互联的核心力量。

充沛的水力资源 打造绿色电力中心

砂拉越是马来西亚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州属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水电开发潜力。截至2024年,砂拉越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到5.7吉瓦,主要来自巴贡(Bakun)、姆律(Murum)与峇南(Baleh)三座大型水电站。砂政府计划在2030年前将总装机量扩大至10吉瓦,并进一步在2035年迈向15吉瓦目标。

与多仰赖太阳能与风能的东盟邻国相比,砂拉越所拥有的水电系统不仅具备高度稳定性和调度能力,也大幅提升区域电网的可靠性,为区域能源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区域联通 构筑电力互联桥梁

砂拉越近年来在“东盟电力网”(ASEAN Power Grid)倡议下取得实质进展,逐步构建起跨境输电网络,强化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能源互联:

  • 2016年起,砂拉越便通过275千伏输电线,稳定向印尼西加里曼丹供电。
  • 预计2025年前,将启动向沙巴州输送30至50兆瓦电力,并逐步扩大至300兆瓦。
  • 与汶莱、新加坡正在推进新一轮谈判,计划兴建跨越印尼海域、长达700公里的海底输电电缆,将最多1,000兆瓦的清洁能源输出至新加坡。

这些布局不仅展现砂拉越电力“走出去”的战略成果,也为东盟打造统一电力市场打下基础。

拓展低碳产业 建设绿色经济高地

除了水电发展,砂拉越亦不断布局新型绿色能源产业,积极迈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前沿。当前重点发展方向包括:

  • 氢能与绿色燃料:已建成全国首座商业化氢气加注站,正探索氢气出口,并拓展绿色甲醇与绿色氨等替代燃料路线;
  • 碳捕集与封存(CCS):与国际能源企业合作开展碳封存试点,力争打造东盟首个跨境碳中和示范区;
  • 浮动光伏与生物质能源:充分利用水库与农业废弃物,建设综合型再生能源系统。

砂政府表示,这些绿色技术不仅将满足本地需求,也具备面向东盟区域输出的潜力,推动区域整体迈向绿色经济格局。

制度优势赋能 加速区域协同

砂拉越在马来西亚联邦体制下拥有高度的能源自主权,能够独立决定发电、定价与出口政策。由属邦主导的砂能源公司(Sarawak Energy)主掌主要能源项目,使其可不经联邦政府许可,灵活部署跨境合作项目。

这项制度优势让砂拉越在东盟能源合作中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与效率,成为区域合作中的先行者与示范者。

东盟绿色愿景的战略前线

依据《东盟可持续能源发展蓝图2025》,本区域目标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23%,同时加强区域电网互联与绿色产业链发展。砂拉越的清洁能源部署、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科技创新正与此蓝图高度契合,并推动其逐步实现。

在绿色转型与气候挑战交汇的时代,砂拉越不仅改写自身的能源版图,更正扮演东盟迈向绿色未来的引领者角色,稳步站上区域低碳发展的最前线。

上一则新闻砂拉越宝宝一出生 就有RM1000储蓄
下一侧新闻不运动也能变年轻长寿?科学家找到“甜菜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