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正在厨房忙着煮咖喱时,轻轻拍了拍身旁那只红白相间的煤气桶,上面印着“Petros Niaga”三个字。

“以前我用的是Shell,现在大家都换Petros了,”她笑着说,“听说是我们砂拉越自己的煤气品牌,我也想支持一下。”

Advertisement

对她而言,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转变;但在砂拉越政府眼中,这只煤气桶却象征着通往能源自主的重要一步。

从厨房起步,砂拉越迈向能源自主

砂拉越近年来积极推动能源自主政策,家用液化石油气(LPG)市场也随之出现罕见变局。过去数十年,市场几乎由全国性品牌如 Shell、BHP 和 Petronas 主导。但如今,在古晋、美里、诗巫等地,越来越多家庭选择更换为印有“Petros Niaga”标志的煤气桶。

这股变化的背后,是砂拉越对能源主权的长期追求。

自2018年起,砂拉越政府以《1963年马来西亚协定》(MA63)为依据,持续争取在石油与天然气领域的更大自主权。从取得上游油气资源的部分管理权,到布局最贴近民生的LPG市场,砂政府的目标是掌控能源产业的全链条。

“能源自主不是口号,而是要从开采到消费者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在地化。”一位能源业内人士表示。


Petros Niaga: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一面旗帜

作为砂拉越政府全资拥有的Petros(Petroleum Sarawak Berhad)旗下子公司,Petros Niaga于2022年正式推出自家LPG品牌,开启砂拉越本地企业首次进入零售煤气市场的里程碑。

目前砂拉越每年家庭LPG消耗量估计达10至12万吨,市场总值高达数亿令吉。虽然Petros Niaga仍未全面取代全国品牌,但已在主要城市站稳脚步。

为了实现完整掌控,Petros Niaga正在加速建设本地充装厂、分销中心与自有运输车队,期望摆脱依赖外部运输与供应,降低物流成本,并避免受到联邦政策或外资调整影响。


主权的象征,民众的选择

Petros Niaga的煤气桶不仅是一项新产品,更成为砂拉越追求能源自主的象征。对许多家庭而言,它只是厨房中的一件生活用品;但对政府来说,这是迈向掌控油气经济全产业链的宣示。

未来若能持续提升市占率,Petros Niaga将有望推动砂拉越更进一步摆脱对联邦和外资品牌的依赖,强化区域能源话语权。

不过,挑战仍在。砂拉越一名能源观察人士指出:“政治象征重要,但终究要回归市场现实。如果价格高或服务不稳定,消费者不会买单。”

对此,砂政府显然已有长远规划。据一位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Petros未来三年将再投入数千万令吉,扩充LPG相关基础设施。

“这不是为了面子工程,而是要把油气经济的价值真正留在砂拉越。”他说。


能源蓝图:从煤气桶走向更大愿景

Petros Niaga的推出,其实是砂拉越更大能源自主蓝图的一环。从2018年至今,砂政府不断在MA63框架下争取能源决策权,从上游开采到下游零售逐步布局,希望在整个产业链中取得主导地位。

这一议题也早已超越经济范畴,成为砂拉越选民高度关切的政治焦点。

有能源学者指出:“过去谈自主,大众感受不深。但如今连一只煤气桶都能自主生产,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进展。”

在陈女士厨房的炉火轻轻跳动中,那只印有“Petros Niaga”的煤气桶,默默见证了砂拉越朝向能源自主、掌握未来的坚定步伐。

上一则新闻老婆与情人全裸开车逃 华裔男肉身挡车摔伤
下一侧新闻马国明宠妻无极限 情绪崩溃也照单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