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军已对伊朗境内三座关键核设施发动空袭,其中包括深埋于山体内部、被视为防御最严密的福尔多铀浓缩厂。这是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美国首次对伊朗本土主要战略目标实施空袭,标志着美伊关系跨入公开军事对抗的临界点。
报导指出,特朗普此举不仅打破历届总统自卡特以来力避与伊朗爆发正面对抗的政策惯例,也将美军正式拉入与德黑兰的正面对峙。美国政府晚些时候将发表全国演说,向国内外说明行动动机与后续方向。
目前尚不清楚伊朗是否早已预判冲突升温并将部分高浓缩铀转移他处。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几周前仍掌握相关物质的储存资讯,但在以色列日前对伊朗发动攻击后,国际监督作业几近中断,导致浓缩铀下落目前成谜。
与此同时,《以色列时报》引述政治新闻网站《Axios》消息称,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透露,美方曾于行动前预先知会以方,显示两国在此军事行动上存在高度协调。
尽管外界普遍预测福尔多与纳坦兹将成为优先攻击目标,但伊斯法罕的遭轰炸则显得更为出人意料。分析指出,该地虽鲜少出现在公众讨论中,却承担了关键性的核技术任务——当地实验室长期负责将铀转化为武器级物质的相关程序,且储存设施构造复杂、防御层级高。
其中,一部分浓缩至60%、接近武器级的核燃料被安全封存于高防护容器中,隐藏在伊斯法罕多个隐密储存点内。由于缺乏联合国实地查核支持,外界对这些物质当前的去向与完整性仍一无所知。
随着空袭打响,美伊局势进入高度不确定的新阶段。外界正密切关注伊朗下一步的反应,以及是否会引爆更广泛的地区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