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期间,年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然而,存放时间过长,年糕难免会发霉,“长菇”般地布满白点或绿色斑块。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会怎么处理?是直接丢弃,还是如过去的人那样,切掉发霉部分,裹上面糊下锅油炸,让它“起死回生”变成炸年糕?

近日,面子书专页**“高雄揪出游-闲聊版”**上,有网友贴出一张发霉年糕的照片,并写道:“我妈说把上面的霉切掉,炸一炸还能吃,我不敢相信。”

Advertisement

这番言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讨论主要分成两派:

反对派:别冒险,吃了不值得!

不少网友劝告别再吃发霉年糕,强调霉菌已深入年糕内部,仅仅切除表层无法彻底去除健康隐患:

  • “这是以前的人怕浪费,自我安慰的做法,现在生活水平提升了,真的不用这么拼。”
  • “霉菌不是表面问题,菌丝已经深入,吃下去影响健康!”
  • “医药费比年糕贵,吃了拉肚子甚至生病,得不偿失。”

怀旧派:以前的人就是这么吃的!

另一部分网友则分享过往经验,回忆起小时候家里确实会用这种方式处理发霉年糕:

  • “小时候家里的年糕放久都会发霉,阿嬷切掉霉的部分,裹粉油炸,超好吃。”
  • “以前资源有限,家里人都是擦掉霉菌,照样吃得津津有味。”
  • “当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想想,可能是我们那时候的肠胃比较坚强?”

专家提醒:食物发霉≠只影响表层!

虽然过去许多人习惯“切霉复活法”,但现代食品安全观念强调,霉菌不仅存在于表面,内部的菌丝更可能带有毒素,食用后可能影响肠胃,甚至损害肝肾。因此,面对发霉年糕,谨慎处理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你会怎么做?直接丢掉,还是切一切炸一炸再吃?

上一则新闻女子好心买下所有虾饼 竟发现这一切都是套路
下一侧新闻大马药剂师协会警告 药品价格可能又要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