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州近日公布最新一轮化妆品抽检结果,多款标榜儿童专用的洗护产品被发现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其中深受家长青睐的品牌“兔头妈妈”也被列入不合格名单,再度引发社会对儿童洗护用品安全性的担忧。
据《央视新闻》报道,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度化妆品专项抽检通告,共抽检2066批次产品,涵盖洗护、防晒、牙膏等九大类别,其中婴童与青少年用产品有126批次。最终有两批样品不达标,分别是“倍膳健儿童凡士林茶籽油倍润润肤乳”与“兔头妈妈儿童蚕丝润护洗发水”,其菌落总数超出国家限值(≤500CFU/g)分别高达820倍与48倍。
菌落数严重超标恐导致儿童皮肤红肿、发炎甚至感染。兔头妈妈方面回应称,问题批次属于非按压泵版本,且未对外流通,没有进入市场。
通告指出,尽管儿童化妆品整体抽检合格率达98.4%,但仍有产品存在严重卫生隐患,反映部分企业在生产管理与品控上存在漏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已于9月发布《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中菌落总数限值》征求意见稿,拟将限值从≤500CFU/g进一步收紧至≤100CFU/g,与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国际标准接轨。对超过五千批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逾98%样品可以满足新标准,显示多数学企具备更高层级的安全生产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若新限值正式实施,短期将淘汰品控能力薄弱的企业,加速行业洗牌;长期而言,有望推动儿童化妆品从“广告战”“行销战”,回到“安全与品质竞争”的本质,提高整体行业水准。专家提醒,菌落污染可能引起刺激、过敏甚至感染,更严苛的监管不仅保障儿童使用安全,也能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专家补充说,随着监管收紧,企业必须全面强化生产流程,包括原料洁净度、灌装环境控制、包装材料洁净标准及保存条件等,确保产品在生产到上市全过程都维持低污染与高稳定性。对儿童产品而言,“安全”应当是最根本也最核心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