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署理总团长张佑铨狠批交通部长陆兆福,在处理重型车辆超载课题上采取“骤然收紧、零对话、零配套”的高压式执法,导致运输业陷入混乱,运营成本飙升,连带冲击全国物流稳定与物价走势。

张佑铨今日发表文告指出,陆兆福早前坚称不会在超载问题上“妥协或软化”,但事实上,这次执法力度与方式的全面升级,已经构成实质性的制度改变,却没有给业界任何缓冲或过渡期,中小型运输公司首当其冲,叫苦连天。

Advertisement

“部长说只是执行旧法,但过去十几年都未曾如此严格,现在突然全面收紧,造成巨大冲击。很多业者甚至司机连适应的时间都没有。”

他说,运输业者过去数月已多次向交通部提出担忧,也递交关于载重限制、称重制度、罚单机制等具体建议,但交通部至今没有启动任何正式协商平台。

“交通部完全没有倾听意见,没有进行对话或研讨,就直接压上去执法。零沟通、零协商、突然加压,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更多混乱与对立。”

他补充,交通部的政策方向未必错误,例如扩大责任链、将发货人与收货人纳入责任考量,这些方向理论上可改善制度,但最大问题在于执行仓促、毫无配套。

“没有分阶段实施,没有标准化称重设备,没有培训机制,也没有经济支援。结果导致改革变成负担,运输成本暴涨,最终消费者要埋单。”

张佑铨指出,目前陆路交通局大规模突击的执法方式,加上部长公开“绝不退让”的姿态,让整个物流链陷入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

  • 运输成本短期飙涨
  • 货运时间不稳定
  • 整体供应链价格全面上涨
  • 中小运输业者倒闭潮

他说,这不只是运输业的问题,而是会波及全国经济链。

“政府是人民公仆,不是人民的上司。不能为了部门绩效突然拔高执法力度,最后却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他也提出数项建议,呼吁交通部立即改善:

  1. 设立正式协商平台 —— 与业界定期对话,制定合理过渡方案
  2. 设立缓冲期 —— 分阶段执法、教育期、配套支援
  3. 系统改革务实推进 —— 先听意见,再执行政策
  4. 公开执行数据 —— 让人民知道执法真正成效
  5. 改革罚单制度 —— 包含分期付款、减免机制,避免司机被罚到破产

他强调,曾担任前交通部长魏家祥特别事务官期间,长期接触陆路交通课题,因此许多业者如今向他投诉涨价、成本暴增、业务受阻,情况已十分严重。

“建材等行业告诉我,他们成本至少涨了20%。运输业都快撑不住了,人民生活压力日益增加。”

他劝陆兆福放下对立姿态,停止高高在上的态度,真正走下基层,听取业界声音。

“人民不关心你能当几届交通部长,他们关心的是,在经济低迷、政策混乱之下,他们的生意还能撑多久。”

上一则新闻一个父亲救另一个父亲 世界上最动人的事
下一侧新闻吁留意洪灾预警 大马游客到泰国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