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鲁高庭今日裁定,94岁珊德拉玛蒂要求取回遭削减与被占用土地的诉讼不成立,并判她需承担1万令吉堂费。这宗跨越半世纪的土地争议案,最终因证据不足及旧有纪录残缺,导致她败诉。
由于珊德拉玛蒂健康欠佳,她未能出席庭审,其65岁幼子马赫斯瓦兰携家人到庭聆判。法官拿督罗斯兰宣读判词时指出,土地对个人而言象征生命与希望,而政府部门也有责任确保每项土地纪录、地契登记及征地程序都必须准确且合规。然而,本案涉及超过50年的历史文件,部分资料残缺不全,使审理充满困难。
在综合双方提交的资料后,法庭裁定驳回诉讼请求。关于堂费,法官强调不是惩罚,而是衡量案件复杂程度、双方准备工作量及审查难度所作出的裁定,最终判珊德拉玛蒂支付1万令吉。
律师:将于30天内上诉
珊德拉玛蒂律师 R.肯加达兰在庭外表示,将依据法律程序,在30天上诉期限内向法庭提交正式上诉申请。他强调,本案最大争议在于答辩方无法证明曾执行任何征地法定程序,如通知、听证及赔偿。他表示:“我们已提交所有资料,没有遗漏或隐瞒,并认为我们具备强而有力的上诉基础。”
他补充,须等待法官完整书面判决公布后,才能进一步向公众解释案件细节。
他也强调,当官方纪录出现矛盾时,法律原则应“疑点利益于人民”,此案反映的不仅是一名老妇的遭遇,更暴露全国土地纪录与征地程序长期存在的问题。
案件背景
依据诉状,涉案土地位于劳勿嘉里副县、面积0.6英亩。1964年,乐珠米将土地转名给珊德拉玛蒂和儿子苏巴马念,1970年苏巴马念再将其份额让给妹妹,使珊德拉玛蒂成为唯一土地拥有人。
然而,1973年土地有0.3英亩被无通知削除并被第三方占用。家属于90年代发现问题,多次向政府投诉无果,最终入禀法庭。案件2021年败诉,2022年获准上诉并重新审理,如今再度被驳回。
珊德拉玛蒂家庭表示,将继续寻求法律途径讨回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