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国会表示,“台湾有事可能构成存立危机事态”,随即引来中方强烈反弹,并宣布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面对不断升温的外交与经济冲击,日本政府该如何应对?

《President Online》引述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山下一仁,提出三项可行的对策。

Advertisement

1)向WTO提出申诉,揭露中方违规行为
日本可主张中国的进口禁令缺乏国际规则依据,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诉。
尽管WTO的上诉机构因美国阻挡成员任命而停摆,使最终裁决无法生效,但仍可向第一审的争端解决小组(Panel)提出申诉。

Panel过去曾受理多国对美国钢铝关税的申诉并判美国违规。虽然最终无法执行,但对提诉国来说,仍能有效 向国际社会揭露并记录某国违反WTO规则,具有外交压力效果。

2)利用TPP机制施压中国,扩大台湾的国际空间
另一更具操作性的策略,是运用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TPP)。
TPP是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要求成员在劳动、环境、投资等各领域达到严格规范。中国与台湾都表达过加入意愿,但中方若要加入,必须满足TPP设定的高门槛,同时也需通过所有现有成员国的个别审查。

中国过去加入WTO谈判花了约 15 年才完成,当时还极力确保不落后台湾。
基于这一点,山下一仁指出,日本可以:

  • 推动 台湾优先加入TPP
  • 要求“不遵守WTO基本规则的国家,不得加入

若台湾先行加入,而中国因不符合条件被排外,北京将面临巨大国际压力。随着更多国家加入TPP,这种经济与外交孤立效应将进一步放大。

此策略虽然需时较长,但比向WTO提诉更具实际效果。

3)积极开拓中国以外的水产品市场
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让日本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中国能以经济施压,是因为对方仰赖其市场。
若日本把出口目标多元化,中国的“禁令牌”自然失效。

山下一仁举例,美国因中国威胁限制稀土出口后,立即与沙地阿拉伯合作开发新的稀土精炼基地,削弱中国的垄断能力,强化自身供应链安全。

日本对中方水产禁令,也应采取相同策略——
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建立新的出口通道,让经济胁迫失去作用。

综合来看,这三项策略分别从

  • 国际规则
  • 自由贸易协定
  • 市场结构调整
    三个层面切入,既能形成外交压力,也能强化日本自身经济韧性。
上一则新闻公务员花红要来了 砂拉越总理亲自放风
下一侧新闻慢1分钟就中罚单 市民怒轰记票员“挑着来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