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产出口正陷入两面夹击:一头失去最大买家中国,一头又遇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祭出的15%关税,让日本业者苦不堪言。
日本与中国近来爆发外交争端,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重挫日本渔业。过去中国是日本水产的头号买家,但自福岛核污水排海后,中国消费者强烈反弹,中国海关更于2023年8月全面封杀日本水产进口。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2022年日本农产与食品出口额高达1兆4000亿日圆,中国贡献最多,占整个市场25.2%。其中,扇贝、海参、日本酒类等销售最为亮眼。
同年,日本对中国水产出口额达871亿日圆,占全球水产出口22%。但在核污水排海后情势急转直下——2023年出口暴跌至320亿日圆,跌幅高达57%,创1998年以来最大跌幅。螃蟹、鲑鱼、鲣鱼出口量暴跌九成以上。
2024年跌势持续,日本对华水产出口仅剩61亿日圆,比2022年整整少了逾九成;昔日的“扇贝黄金线”更从223亿日圆跌到零。
今年上半年虽然微增至902亿日圆,但中国已滑落至日本水产出口第三位,美国以1410亿日圆居首。
面对失去最大市场,日本政府急忙寻找新买家,足迹遍布美国、墨西哥、中东、东欧,以及东南亚国家——泰国、越南等都被拉入考察名单。然而,这些新市场远不足以填补中国留下的巨大空洞。
日本水产也是近年来日本所有出口项目中,唯一连续两年下滑的类目。2024年,总出口额只有3609亿日圆,比上一年减少7.5%。缺口虽被林业与农业的增长部分遮掩,但根本问题依然存在:没有任何国际市场能真正取代中国。
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决定对日本实施15%关税,直接冲击日本食品、海产以及加工品的销美价格竞争力。
日本政府原订目标是:
• 2025年将食品与水产出口推至2兆日圆
• 2030年冲到5兆日圆
然而如今来看,这些目标正变得遥不可及──最大市场流失、新市场不稳、美国关税又来重击,日本水产在国际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