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习惯在睡前才开始放慢节奏,例如追剧、泡杯热饮或做点保养,把这些当成进入睡眠前的暖身。然而,《ETtoday新闻云》报道指出,专家认为真正影响睡眠品质的关键,其实要从睡前10个小时就开始调整,而这套方法也在网络爆红,被称为“10-3-2-1-0 睡眠法”。
根据外媒《Bustle》的整理,专家解读为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流程,能大幅改善睡眠质量,并解释为何白天的行为,会深深影响夜间入睡与清晨醒来的状态。
专家强调,大多数人认为“睡前一小时的放松动作”最重要,但实际上,决定你能否睡好的一整套节奏,往往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启动。
“10-3-2-1-0”就是基于这个概念设计的生活规律:
• 睡前10小时停止咖啡因
• 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
• 睡前2小时停止工作或学习
• 睡前1小时远离荧幕
• 早上醒来按‘0’次贪睡键
临床心理学家、也是睡眠专家的 Nicole Moshfegh 表示,这其实是将“睡眠卫生”具体化,让人易于实行。它并不是要大家下午就开始准备睡觉,而是提醒我们:白天的饮食、工作、使用电子产品等行为,会在夜晚对大脑与身体造成影响。
长期实行后,不少人会发现自己早晨醒来时自然更清醒,不再需要闹钟狂叫好几轮。
至于这套方法是否适合所有人?Moshfegh 的建议是: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这套方法可能特别有帮助:
• 入睡困难
• 作息混乱
• 晚间精神亢奋
• 半夜醒来后难再入眠
规律化的节奏能让身体更稳定地进入休息模式,也让睡眠更深沉、更持续。
不过她也提醒,不需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偶尔下午喝了咖啡、睡前滑了手机,也不必责备自己。”
“好的睡眠习惯应该是帮助你的,而不是另一种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