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名女子因多年无法生育,与工程师丈夫在五年间陆续领养五名孩子。然而,丈夫却逐渐发现妻子不仅没有善待他们,反而长期虐待其中四人。忍无可忍之下,他申请离婚并获得法院批准。案件详情近日随着高庭判词公开而曝光,引起社会关注。
根据《8视界新闻网》报道,53岁的丈夫是一名专业工程师,同时身兼三家公司的董事,月收入约9160新元(约2万9164令吉)。55岁的妻子没有固定工作,但在丈夫与朋友经营的公司挂名为董事,每月领取6000新元薪酬。
他们于2008年结婚,并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因无法自然怀孕而领养了五名孩子,目前年龄介于7至12岁。判词虽未揭示孩子性别,但明确指出妻子对其中一名现年11岁的孩子格外偏爱,而对另外四人稍有不满便施虐。
由于妻子的虐待行为不断升级,丈夫过去多次申请限制令,包括监护权与个人保护令。最终,他决定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法官也基于证据批准离婚。
随着虐待情况反复发生,儿童保护署介入调查,并将四名受虐儿童带离家中,安置在儿童收容所。丈夫在官方安排下可自由探视孩子,但妻子被禁止接触。她偏爱的11岁孩子则继续与夫妻同住。
离婚程序中,妻子原本愿意调解,但从今年4月起突然失联,拒绝出席任何聆讯。有关婚姻资产与抚养权的审讯,她也完全缺席。
此外,案件也涉及大量婚姻财产。丈夫申报他的个人资产约284万新元;妻子因未出庭而无任何申报。两人曾与商业伙伴共同购入一套价值逾734万新元的房地产,并分别以妻子名义登记,各持50%权益,实际购房投资均由丈夫出资。
综合房产估值与妻子的公积金存款,法院认定妻子名下资产约803万新元,两人总婚姻资产约1087万新元。
根据2022年的一份“离婚协议”,夫妻双方同意由长子继承丈夫20%的资产,而妻子承诺若在2023年6月前无法改善与长子关系,则必须净身出户,让丈夫独自抚养五个孩子,同时放弃打赡养费的主张。
丈夫透过律师表示,他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希望妻子能改善亲子关系。他也指出,自己承担家庭所有开支,而妻子却在家中虐待孩子,甚至提议把孩子送回原生家庭,迫使他必须兼顾工作与家庭,“像一个人扛起两个角色”。
法官最终根据证据裁定,丈夫在家庭的直接与间接贡献占94.9%,妻子仅占5.1%。按照此比率,妻子可分得约55万新元,但必须把名下房产及公司股权转回给丈夫;丈夫则需偿还她当初用于购屋的30多万新元公积金。
在孩子抚养方面,法官支持丈夫继续照顾五名孩子。丈夫也承诺,在妻子失去公司薪酬后,将按月提供6000新元保证其生活开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