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房市在第三季出现明显变化:滞销单位持续攀升、平均屋价下滑,加上多项购屋政策推出,使市场明显转向「买家市场」,对首购族来说是难得的进场时机。
马来西亚房屋价格指数(MHPI)在第三季录得229.1点,按季下跌1.5%,为2021年第三季以来首次回落。平均屋价从51万1722令吉降至49万4384令吉,虽按年微涨0.1%,但趋势已转弱。
多数州属价格微涨,不过吉隆坡、雪兰莪、森美兰、霹雳、彭亨与砂拉越则录得1.1%至2.2%跌幅。
产业成交量同步放缓,按年下降3.5%至10万8250宗,但成交总值却增长12.5%至643亿9000万令吉,显示高价交易支撑整体价值。
分类型看,高楼住宅平均价按年跌2.6%,独立屋跌0.9%;半独立屋和排屋则分别上涨1.8%与0.8%。
第三季最大警讯来自滞销单位持续增加。已竣工但卖不出的住宅达2万8672套,价值172.5亿令吉,环比增加6.5%;服务式公寓滞销达1万7892套,价值144.8亿令吉。前9个月累积滞销量更飙至6万9303套,其中:
• 最多滞销州属为霹雳(3300套)、柔佛(3293套)、沙巴(2771套)
• 43.5%推出超过5至10年仍卖不出
• 36.9%价位落在30万令吉以下
服务式公寓滞销最多的是柔佛(9018套)、吉隆坡(4678套)及雪兰莪(2095套),其中近六成价位落在50万至100万令吉区间。
发展商也明显收紧策略,新推出的住宅仅1万1533个单位,销售率仅14%,显示市场情绪保守。
第三季所有住宅成交中,30万令吉以下房产占了近一半,达5万9518宗,反映低价位仍最受市场青睐。
房产估价总监指出,OPR下调至2.75%、SJKP融资计划、购屋税务减免及各项可负担房屋工程,将继续支撑住宅领域表现;2026年至2035年更计划兴建100万套可负担房屋。
整体而言,房价回落、供应增加、政策支持三者叠加,使房市进入对买家较为有利的阶段。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旧,但产业市场仍保持谨慎乐观的增长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