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军政府宣称已对臭名昭著的诈骗重镇“KK园区”展开轰炸清剿,并成功摧毁园区设施,但《法新社》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发现,这场行动的实际破坏程度远不如官方所言,园区大部分建筑依旧完好无损。
根据《法新社》比对的商用卫星影像(由Planet Labs PBC拍摄),从10月30日至上周日的最新图像显示,园区内约有22栋建筑被炸毁,另有约80栋受损或疑似受损,整体受损建筑仅占园区约四分之一。相较之下,园区中央新近扩建的核心区几乎未受影响,显示所谓“全面摧毁”的官方说法与事实不符。
《缅甸环球新光报》早前报道,军方在多次突击行动后“已拆除园区所有建筑”,但卫星资料明显驳斥此说法。由于部分区域受云层遮蔽,《法新社》虽无法全面确认破坏程度,却已足以显示园区仍然运作。
《法新社》援引全球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倡议组织(GI-TOC)专家托尔的分析指出,这场“清剿行动”更像是一场“公关秀”。他直言:“军方明知KK园区背后利润惊人,因此不可能真正铲除,只是制造‘强力取缔’的假象。”
托尔指出,虽然官方宣布“成功瓦解诈骗集团”,但现实是园区的黑产活动依然持续。仅有约1500名园区工作人员逃往泰国,大部分人则留在原地,或被转移到邻近地区继续从事诈骗工作。
《法新社》早前的调查亦显示,今年初缅甸政府高调宣布取缔KK园区后,该地反而加速建设,诈骗活动持续扩张。附近居民也证实,自军方宣布新一轮清剿行动以来,确实听到数次爆炸声,但规模零星,与大规模打击不符。
分析人士认为,缅甸军政府对KK园区采取“有限打击”,目的在于平息国际舆论压力,却同时保留这一带来的巨额灰色收入的犯罪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