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提醒国人,马来西亚的繁荣与发展,并非单靠任何一方的努力,而是联邦政府与资源丰富的沙巴及砂拉越两州携手合作的成果。
他指出,联邦政府在技术、资金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使沙巴与砂拉越的天然资源潜能得以被充分开发。“大马的石油财富并不是单方面的功劳,而是自然资源与国家专业能力结合的成果。”
马哈迪在接受《自由今日大马》(FMT)访问时回顾,早期马来西亚尚未开采石油,直到沙巴与砂拉越加入联邦后,国家才开始开发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他们因为加入马来西亚而致富,这是事实。”
他表示,沙巴与砂拉越在1963年建国初期仍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如今的发展与繁荣正是“团队合作”的成果。
“当时两州的基础设施与经济都远远落后于半岛,但在联邦拨款与政策扶持下,沙巴与砂拉越逐步成长。如今,砂拉越已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州属之一,这证明联邦合作模式的成功。”
曾两度担任首相(1981年至2003年、2018年至2020年)的马哈迪重申,资源共享是联邦制的核心精神。
“富裕州属所贡献的税收用于协助较贫穷州属发展,这是联邦的基本原则。富的要帮穷的,不能因为石油出自砂拉越,就只让砂拉越独享。”
他强调,尽管砂拉越如今对国家财政的贡献显著增加,但马来西亚的建国理念始终是“互利共荣”,而非竞争或分化。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贡献,比例不同、金额不同,但这不意味着贡献较多的州就应获得更高的自治权。”
对于砂拉越近年来主张掌控本州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呼声,马哈迪认为,这不应被误解为对联邦的对抗。
“砂拉越并不是要挑战中央,而是在重新诠释既有的规则,而非改变它。”
他提醒公众,不要误以为砂拉越的成功是“尽管有联邦政策”才取得,而是“因为联邦政策”才得以实现。
“砂拉越今日的富裕与强势地位,是其在马来西亚联邦体制下成功的象征,而非脱离联邦的理由。”
马哈迪说,既然砂拉越因加入马来西亚而致富,如今更应回馈联邦,为国家整体繁荣作出贡献。
他同时指出,《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MA63)的精神,绝非分离的凭据,而是促成共同发展的框架。
“当年沙巴、砂拉越与半岛共同签署协议,建立了联邦。但后来两州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只被视为一般州属。如今他们要求恢复当年的协议地位,是合理且正当的。”
他强调,《马来西亚协议》不仅保障沙巴与砂拉越的特殊权利,也同时确立了联邦政府的职责与权限。
“某些权力属于州政府,联邦必须尊重;但也存在共同权限领域,这需要通过合作与协调来推动国家进步。”
马哈迪最后重申,联邦与两州的关系应建立在互信、合作与公平共享基础上,唯有如此,马来西亚才能在团结中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