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医疗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挑战——人力资源流失与特殊药物价格飙涨——分析师警告,这两大压力将导致我国医疗成本在2026年恐上涨高达16%。

马建屋研究分析员指出,医疗人手短缺问题持续恶化,成为医疗体系最大的隐忧之一。

Advertisement

“大量医生、护士与专科医生流向薪资更高的国家,尤其是新加坡、中东及澳洲,造成国内医院和诊所人手吃紧。为了留住医疗人才,公私营机构不得不提高薪资与津贴,这无疑推高整体医疗成本。”

他指出,医疗机构在招聘与留人方面的开销大幅上升,势必加重财政负担。若缺乏结构性改革,医疗通胀率可能在明年突破16%,创下十年来新高。

除了人力危机,特殊药物价格的飙涨同样成为关键推手。

“尤其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的GLP-1受体激动剂、生物制剂,以及药品原料,其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均快速攀升。马来西亚作为进口依赖型市场,势必受到波及。”

他指出,这种价格压力不仅会传导至医疗体系,也将侵蚀本地制药业者的盈利空间。“原料成本上升,药企利润被压缩,长期来看将影响行业投资动力。”

与此同时,分析员也谈到手套制造业的最新趋势。尽管目前全球手套供应过剩、售价低迷,但非传染性疾病(NCD)如糖尿病与高血压病例持续上升,仍为长期需求带来支撑。

“手套制造商的利润短期内仍受压,主要因为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加剧,以及中国厂商通过转移生产线以规避美国关税的影响。”

他预测,全球手套市场将于2026年前后恢复平衡,年需求量预计达到3700亿只。

整体而言,尽管医疗体系面临通胀压力与盈利挑战,但分析员认为,大马医疗产业的基本面仍具韧性,营收有望稳步增长。
“医疗保健需求具防御性,整体板块前景依然被评估为‘正面’,但未来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应对人手短缺与成本上升的结构性问题。”

上一则新闻气象局发布雷暴预警 部分地区出现强烈雷雨
下一侧新闻亲手弄瞎2岁儿子 妈妈落网揭「大女儿也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