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日前宣布,新的教育课纲将在2027年正式实施,首批适用的年级为小学一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其余年级的学生将在未来几年逐步过渡。

黄家和表示,新课纲将在2027年起在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实施,每年逐步扩展到其他年级。他强调,2026年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在2027年升上二年级时,依然会继续使用现行的小学标准课程(KSSR)。

Advertisement

因此,明年开始在学前教育就读6岁班的学生,将成为新课纲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且该改革将顺利衔接至小学及中学阶段,形成一个从幼儿园到中学的连续教育体系。

小学阶段三大新课程亮相

2027年教育课纲的改革,将小学阶段分为三个主要学习阶段,每个阶段都将推出新的综合学习课程:

  • 第一阶段(1至2年级):推出《综合学习:人文与自然》,结合科学、美术、音乐、健康教育、技职教育与培训以及数字学习等内容,每周课时为6堂。
  • 第二阶段(3至4年级):推出《综合学习:科学与科技探索》和《综合学习:美术与世界探索》,内容结合科学、地理、历史、环境、技职教育和数字学习,每周课时共9堂。
  • 第三阶段(5至6年级):推出《科技与数字教育》,替代现行的设计与工艺科目,每周课时为2堂。

新课纲中的综合课程将取代现行的课程设置。例如,第三阶段的《科技与数字教育》课程将取代目前的设计与工艺科,而第二阶段的课程将替代现有的科学、美术、音乐等科目。

共同教学模式:新课纲的亮点之一

新课纲的一大亮点是引入了“共同教学”模式,即两名教师共同授课。黄家和指出,这一模式将专门应用于新科目的教学,尤其是在“综合学习”课程中。由于不同学校的师资情况不同,教育部将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这一模式,给予校长更多的自主权。

黄家和特别强调,这并非意味着所有科目都将采用共同教学模式。对于一些学校可能面临的师资挑战,教育部将提供支持,确保新模式能够平稳过渡。

中学阶段:品格教育计划启动

2027年起,中学阶段的课程也将迎来新变革。中一学生将在新课纲下进行品格教育的培养。教育部将为每位中一学生安排每周60分钟的品格塑造活动,帮助学生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品德培养。

黄家和明确表示,这一品格塑造计划并不是一门新的独立科目,而是通过课外活动来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

新课纲对华小课程安排的影响

根据调查,2027年新课纲对华小阶段的课程安排会带来一些变化。以小学一年级为例,现行的科学每周有3堂课,美术2堂课、音乐1堂课,共计6堂课。新课纲实施后,《综合学习:人文与自然》课程的每周课时也是6堂,与现有安排相同。

然而,对于小学四年级的课程,改革将减少一些课时。例如,现有的科学每周有4堂课,美术2堂课、历史2堂课、设计与工艺2堂课、音乐1堂课,总共11堂课。改革后,综合课程《科学与科技探索》和《美术与世界探索》将合并为每周9堂课,比原课程少了2堂课。

除了新课程外,华小的核心科目如华文、马来文、数学等,课时安排则基本保持不变,华文每周仍为12堂课,马来文10堂课,数学6堂课。

2027年的教育改革将全面推行新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学生。小学及初中的课程安排将大幅度更新,尤其是通过引入“综合学习”模式和共同教学的创新方式,推动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和个性化。

上一则新闻谢侑芯案关键物品曝光 家属代表现身递交重要证据
下一侧新闻非法榴梿芭新集团介入 芭主被迫交出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