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剧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再次曝出过劳悲剧。44岁的高姓导演疑因长期高压工作突发心肌梗塞离世,而剧组仅支付人民币1万元(约5859令吉)抚恤金,并要求家属签署“无责协议”,令死者遗孀悲愤难平。
据《极目新闻》报道,死者妻子王女士透露,丈夫高先生自今年5月投身短剧行业,9月底开始担任副导演,几乎无休连轴转。10月13日,他赴郑州开拍新剧,连续四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早上七点又继续开工。18日返家后虽表示“有点累”,仍坚持赶进度。20日夫妻俩还透过信息讨论晚餐,却没想到那竟是最后一次对话。
当天傍晚,王女士带孩子回家,发现丈夫倒在浴室,已失去意识。送医抢救无效,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她事后查看丈夫手机,发现他去世前仍在与剧组人员沟通拍摄事项,“连生命最后时刻都在工作”。
更让她心寒的是,公司在事发半个月后,仅发放6000元工资及1万元抚恤金,还要求签署“无责任协议”作为结案条件。王女士痛斥:“他才44岁,这条命就值1万块吗?”她指出,丈夫没有正式劳动合同,维权过程困难重重。剧组最初曾表示会“协调处理”,但之后就音讯全无。
高先生是家中独子,父亲早逝,留下高龄母亲和两名年仅10岁、6岁的女儿。王女士哽咽地说,丈夫是个顾家的人,无论多忙都会抽空陪伴孩子,一家人常一起看电影、郊游。如今家庭支柱骤然倒下,孩子受打击极大,甚至被同学嘲笑“没有爸爸了”。
消息曝光后,剧组内部人员纷纷证实并悼念这位导演。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人很好,几天前还在片场一起加班。短剧拍摄节奏太快,大家几乎都靠咖啡和熬夜撑着。”
短剧产业近年来因产量暴增、周期极短而饱受诟病。业内人士指出,许多导演、摄影师与演员以“外包合同”或“项目制”形式工作,缺乏基本劳动保障。
王女士目前仍在寻求法律援助,希望能为丈夫讨回公道,也呼吁社会关注短剧行业普遍存在的过劳与缺乏劳动保护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