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里,丑闻总能比才华跑得更快。黄明志,这位一度以“敢言”与“争议”著称的创作人,如今成了自己最拿手题材的主角——性、毒、死、舆论,还有一场正在实时上演的自我毁灭秀。

这场“世纪丑闻”堪称狗仔梦寐以求的素材:台湾网红香消玉殒,豪华酒店血色谜案,警方化验报告传出毒品阳性,连壮阳药都成了证物。剧情复杂到足以拍成Netflix剧集,而主角本人依旧一脸无畏,甚至趁乱发新歌,仿佛一切只是宣传计划的一部分。

Advertisement

事件曝光后,舆论炸裂。有人说他被陷害,有人说他自作自受;有人痛骂他败坏风气,也有人仍高唱他的《玻璃心》替偶像辩护。但真相摆在那——警方检出多种毒品,死者赤裸倒地、现场疑遭清理。纵使黄明志能用百万字歌词自辩,也掩盖不了那一地狼藉的事实。

更荒唐的是,他竟把矛头指向救护车,声称“延误一小时害人送命”。然而事实证明,医护人员只花了26分钟赶到——在塞车的吉隆坡,这效率堪称神速。卫生部本该起诉他诬陷前线救援,让真正在拼命救人的人不至被污蔑成替罪羊。

至于那段“消失传闻”,让他形象再度坠入谷底。有人说他潜逃,有人说他失联,也有人调侃他可能去修炼“万毒心经”。要是真逃,他能去哪?中国不可能接纳一个反中标签的艺人,新加坡对毒品零容忍,剩下的台湾与菲律宾也不过是讽刺命运的讽刺选项——正如他自己歌里写的:“漂向北方”,如今漂的不是音乐,而是名声。

黄明志一生都靠“消费他人”成名——他批政权、讽娱乐、玩宗教、挖民族伤疤,从不放过任何热点,如今风水轮流转,他成了被消费的那一个。

媒体报道、网民嘲讽、短视频恶搞,全在榨取他最后一点残余的争议价值。他曾骂人“双标”,如今自己却成了最讽刺的例子——喊自由的人,被舆论锁死;批虚伪的人,被现实揭穿。

人生如戏,只不过这次,黄明志不是导演,而是被剧本反噬的演员。

上一则新闻气象局发布警报 多地出现强降雨及大风
下一侧新闻当老师的藤条变刑事证据 家长都在问:还能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