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国际伊斯兰大学教授索莱哈(Solehah)近日回应其“古罗马人造船技术源自马来人”的争议言论,解释这并非臆测,而是她在2005年修读哲学后,基于对阿拉伯史料与早期人类谱系研究所得出的学术假说。
她指出,古罗马在公元前31年入侵埃及之前,几乎未曾进行大规模航海活动,因此当时并不具备成熟的造船与远洋技术。
“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罗马与埃及的距离并不遥远,古罗马人没有必要发展复杂的远洋航行系统。”
索莱哈援引阿拉伯史料称,早期文献中多次提到“al-qala al-Rumi”(意为来自Qala的罗马剑),而“Qala”一词被部分古典伊斯兰学者认为是古代炼铁中心之一。
“像比鲁尼(Al-Biruni)等伊斯兰学者曾指出,‘Qala’地区的炼铁技术十分先进;哲学家阿尔肯迪(Al-Kindi)则认为,这个地区位于古吉打一带,也就是今日的马来西亚。”
她进一步解释,罗马的科技发展大多源于对外来文明的吸收与借鉴,例如文字体系便取自古希腊与腓尼基文明。
“同样的,我们不能忽视马来群体在早期造船与航海方面的贡献。古代马来人与印度洋及地中海区域的贸易往来,可能间接推动了罗马船舶技术的发展。”
索莱哈认为,尽管尚无法确切证实罗马人如何向马来人学习造船技术,但根据史料推断,该过程可能涉及远洋交流。
“欧洲的木材并不适合建造远洋船只,这或许促使罗马人向埃及、印度,甚至东南亚地区的航海者寻求协助,由他们引领前往‘Qal’a’地区取得优质铁材。”
她补充说,澳洲国家档案馆亦有记载指出,南岛民族被视为古代最卓越的造船族群,部分旧文献甚至提到,“最早环游世界的航海者,正是马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