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觉得家里的Wi-Fi又慢又不稳?明明买的是高速宽频,打开影片却还得等好几秒?其实问题不一定出在网络供应商身上,可能只是你家路由器旁边放错了东西。以下整理4种最常见的“Wi-Fi杀手”,结合科学原理与实用建议,让你从根源改善网速。

Wi-Fi讯号其实是种电磁波,主要使用2.4GHz与5GHz两个频段来传输数据。讯号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受环境吸收、反射与干扰影响,例如水分会吸收讯号能量、金属会反射讯号、墙壁会削弱信号强度,而家电则可能因频率重叠而造成干扰。简单来说,Wi-Fi像一束“看不见的光”,一旦被阻挡或扭曲,就无法顺利传到你的装置上。

Advertisement

第一类杀手是金属物品。金属会强烈反射电磁波,使讯号方向混乱、出现延迟或断续。如果路由器放在冰箱、电视、金属柜旁边,讯号会被多次反射,造成网速不稳。建议将路由器摆放在开阔处,远离任何大型金属物品。

第二类是家电用品。微波炉、蓝牙喇叭、无线电话等使用的电磁波频率与2.4GHz频段接近,容易造成干扰。尤其微波炉启动时,Wi-Fi常会瞬间断线。若干扰严重,可改用5GHz频段,但要注意其穿墙力较弱。

第三类是鱼缸与水体。水分子对Wi-Fi吸收力极强,会迅速削弱讯号,特别是2.4GHz频段影响最明显。若路由器放在鱼缸、水塔或加湿器旁边,讯号几乎会被“吃掉”。建议远离所有含水物体,必要时可使用Mesh Wi-Fi扩大覆盖范围。

第四类是墙壁与柜体。Wi-Fi穿过厚重墙体时会出现“衰减效应”,每穿一面墙,讯号强度可能下降三到五成。若路由器被藏在柜中或角落,讯号难以扩散。理想做法是将路由器放在屋子中央、高处、开放位置,避免封闭空间。

至于路由器的正确摆放方式,专家建议四个重点:放在较高处、靠近屋内中心、周围保持空旷、天线朝不同方向。这样讯号能更平均覆盖全屋。

不少人担心Wi-Fi辐射影响健康,其实根据研究,Wi-Fi属“非电离辐射”,能量不足以损害细胞DNA。家用Router辐射值仅约1.5V/m,远低于欧盟61V/m的安全上限,对人体几乎无害。不过,仍建议不要在床头紧贴放置路由器。

若网速突然变慢,可先尝试重启路由器清除缓存、调整位置、切换频段或减少连接装置。若仍不理想,可考虑升级为Mesh系统,改善覆盖死角。

至于每天开关路由器是否会损坏设备?答案是否定的。现代路由器设计可承受频繁启动,反而能减少过热与当机风险,延长使用寿命。每天睡前关机、隔天重启,反而能保持效能稳定。

只要避开这4类“Wi-Fi杀手”,加上正确摆放与维护,家中的网速与稳定度都能明显提升。

上一则新闻不喜欢我但须尊重党制度 陆兆福语重心长提醒党员
下一侧新闻最美港姐近照曝光 面容变化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