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居者有其屋”的国家愿景,并协助年轻群体实现购屋梦想,房屋及地方政府部(KPKT)正式推出全国性可负担房屋推广计划——“我的PR1MA房屋”(Kempen Rumah PR1MA Kita),为首购族提供多项购屋优惠与支援措施。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指出,截至目前,我国整体拥屋率已达76.5%,显示政府长期推动的可负担房屋政策初见成效。房地部将继续通过多层面政策与计划,确保不同收入群体皆有机会成为房屋拥有者。
他说,为了让“可负担”定义更具针对性,自2022年起,房地部依据《2022年家庭收入与基本设施调查报告》制定全国各州与县区的“可负担房屋价格定位图”,以各地家庭收入中位数为基准,将可负担房屋的价格上限定为30万令吉。公众可通过“大马城市观察站”网站的“可负担房屋价格资讯板”(Dashboard Maklumat Rumah Mampu Milik)查询各地区最新房价与可负担门槛。
倪可敏指出,“我的PR1MA房屋”活动自2024年11月起启动,并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该活动旨在通过多项购屋激励,减轻人民经济负担,措施包括:高达25%的房价折扣、首年免费网络配套、智慧家居系统优惠、以及首购族免律师费等。
解决烂尾楼与促进可负担房屋建设
倪可敏透露,为应对全国烂尾楼问题及加快可负担房屋供给,房地部正研究将部分商业烂尾项目改建为可负担住宅,以最大化土地与现有基础设施利用率。他表示,这不仅能减少浪费,也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市场上可负担房屋的供应量。
他补充,根据昌明大马政府的目标,至2035年全国将建成100万间可负担房屋,此目标涵盖第12与第13大马计划期间所有机构的项目,包括PR1MA、州政府、联邦机构及私人发展商共同参与的房屋建设计划。
今年,政府已拨出3800万令吉用于霹雳安顺PR1MA新镇(Bandar PR1MA Teluk Intan)前期工程,并再拨7500万令吉修复雪兰莪八丁燕带(Bestari Jaya)长达27年的烂尾住宅项目,惠及245户印裔劳工家庭。
在2026年财政预算案下,政府另拨3010万令吉予PR1MA,用于三项新项目的初期发展工作,预计2026年动工。
PR1MA成果显著 逾17万人受惠
倪可敏指出,自成立以来,PR1MA已完成91个项目,总计建成超过5万4000个住宅单位,受惠人数超过17万5000人,成为全国主要可负担房屋发展机构之一。
展望未来,PR1MA已制定2030年前的发展蓝图,目标新增2万5000个住宅单位,涵盖多个重点项目,包括:
- 吉隆坡十五碑2公寓(Residensi Brickfields 2)
- 吉隆坡武吉加里尔昌明城市(Bandar MADANI Bukit Jalil)
- 马六甲巴东德姆公寓(Residensi Padang Temu)
- 霹雳安顺PR1MA城(Bandar PR1MA Teluk Intan)
- 槟城直落公芭住宅计划(Teluk Kumbar)
倪可敏强调,房地部将继续秉持“昌明大马”精神,提供高品质、宜居、安全的住宅环境,让全民安居乐业,各族共享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让每一位国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