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教育部长法丽娜近日宣布,从2027年开始,我国中小学将全面推行“共同授课”(Co-teaching)模式,每个班级将配备两名正式教师同步授课,以提升课堂互动性、专注度,并结合跨学科内容与品格教育,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共同授课”非助教模式 强调教师平行合作
法丽娜强调,所谓的“共同授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带助教”,而是两名教师平行合作,共同规划与引导课堂,通过互动教学确保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关注和个性化支持。她表示,这一模式将有效解决当前班级人数过多、学生分心以及学习落后等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跨学科融合与品格教育并重
新课程的另一大亮点是跨学科教学,法丽娜表示,课堂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教学,而是通过跨学科的结合,譬如同时教授英文、科学和音乐等内容,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新课程将通过更生动、更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在多学科融合的环境中,获得更全面的知识。”
此外,法丽娜强调,品格教育将贯穿所有学科的教学。无论是英文、科学还是数学老师,都需要在课堂中渗透礼仪、尊重等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行为规范。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就,更注重品格的培养。
每周“品格培育课程”纳入课表
为了更好地推动品格教育,教育部将每周安排60分钟的“品格培育课程”,并将其纳入正式课表,重点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实践进行。法丽娜指出,品格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参与,“家校共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的关键。
2025年起逐步实施 2027年全面推行
法丽娜透露,改革将分阶段进行,2025年开始先从学前教育起步,2027年进一步推广至小一和中一年级,同时进行教师培训,确保过渡过程顺利。教育部已启动2025/2026学年的教师培训,旨在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借鉴国际经验 成功案例佐证
针对这一改革模式是否适合马来西亚,法丽娜表示,已有多个国家成功实施了共同授课模式,效果显著,证明这一方式是有效的。她强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与挑战日益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必须采用更加吸引人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
全面发展学生,培养未来人才
法丽娜最后表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希望通过此次改革,不仅让学生在学术上有所收获,还能在品格、纪律和礼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未来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