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正式宣布,将把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芬太尼关税”税率从原本的20%下调至10%,新措施将于11月10日正式生效。这项决定被视为美中关系在长期紧张之后出现的重要缓和信号,也是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在韩国釜山会晤后达成的关键协议之一。
据《彭博社》报道,特朗普同时签署两项行政命令,除调降“芬太尼关税”外,也延长部分中国商品的“对等关税”冻结措施一年,维持10%的暂定税率,远低于原先34%的高关税水平。此举象征美国对中贸易政策阶段性松绑,显示双方在峰会后已恢复一定程度的互信与协调。
特朗普在声明中指出,中国已承诺取消对稀土元素及其他关键矿物的出口限制,并将扩大采购美国农产品,包括黄豆、高粱与木材等,以提振美国农业与乡村经济。此外,北京方面也同意放宽对美国半导体产品的贸易壁垒,作为互惠协议的一部分。
在最受关注的芬太尼议题上,白宫强调,中国承诺采取“实质性措施”遏制这类致命药物流入美国,并已在特定化学品出口方面实施限制。根据行政命令,北京将暂停部分前驱化学物质对北美的出口,并加强全球出口管控。特朗普表示,美国国务院及国土安全部将密切监控中国履约进度,“若中国未能兑现承诺,我将视情况重新调整本命令。”
分析指出,这项为期一年的协议为动荡的美中经贸关系带来暂时稳定。美国政府官员认为,关税下调不仅有助降低企业进口成本,也为中国出口产业提供喘息空间。然而,多数经济分析师警告,这项措施只是短期妥协,协议明年仍需重新谈判,期间可能因执行细节引发摩擦。
随着新税率即将实施,中国商品在美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已接近部分东南亚国家,这显示特朗普政府正以更灵活的关税策略,在“维持竞争压力”与“确保经济稳定”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