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法放贷(俗称大耳窿)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借贷者深陷追债困境。为了帮助受害者摆脱困境,大马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宣布将发起一项全国性的公众觉醒运动,呼吁民众拒绝偿还非法借贷的债务,并强调非法放贷行为本身就已违反法律,借贷者不应承担违法的债务。

根据《星洲日报》报道,MHO总秘书拿督希桑慕丁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该组织已经收到超过100宗关于大耳窿追债的求助个案,其中15宗案例涉及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借贷,涉及金额高达1000万令吉。他强调:“非法放贷本身已是违法行为,借贷者无需继续偿还这些违法债务。”

Advertisement

他同时呼吁警方依法采取行动,援引《借贷法令》、反洗钱法令、反恐怖融资及非法活动收益法令、《个人资料保护法令》,以及刑事法典第130V条文(犯罪组织成员)对非法放贷者展开调查。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15名求助者中的9人亲自到场,讲述自己深陷大耳窿追债的经历,部分人甚至面临严重的骚扰和威胁。

其中一位求助者,45岁的自雇人士哈尼祖表示,他因轻信社交媒体上的借贷广告,陷入了大耳窿的追债噩梦。即使还清了约定的贷款款项,放贷方依然要求他支付额外的10万令吉。在面对不断的骚扰和威胁后,他最终被迫搬离了居住多年的住所。

哈尼祖回忆道,自己是去年通过脸书广告向一家自称合法的借贷公司申请贷款9000令吉,但最终实际到手仅有4500令吉。“当我按时偿还款项后,他们却不断要求我支付额外款项,最后金额累积到10万令吉。拒绝支付后,他们不仅每周派发印有我照片的传单,还威胁我,甚至找到我家人的工作地址及学校信息。”

他说,他曾向警方报案,但警方至今未采取实质性行动。“我感到非常无奈和羞愧,甚至被迫搬离了原来的住所。”

另一位38岁的电商米雅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今年6月,她通过社交媒体借款4000令吉,用于生意周转。虽然按时偿还了借款,但对方却继续追讨13万4000令吉。在追债过程中,米雅遭到了放贷方的持续骚扰,不仅她身边的亲朋好友逐渐疏远,甚至弟弟也因此与她断绝关系。

“我报警后,警方以‘对方并未采取实际暴力行动’为由表示无法干预。最终,我感到绝望。”

65岁的乌米则透露,她本是为了支付孩子的学费,在今年通过社交媒体向一家自称合法的借贷公司借了3000令吉。然而,经过多次还款后,债务却越滚越大。她最终支付了9万3000令吉,但债务仍然未见减少,反而被告知仍欠下15万6000令吉。

“他们开始向我家投掷爆竹威胁,还派人跟踪我。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不得不让他暂时不要回家。”乌米提到,尽管她多次报警,但警方未曾采取有效行动,甚至对方扬言要放火烧掉她的房子。“我真不明白,警方难道要等到酿成更大悲剧才会出手吗?”

MHO的希桑慕丁再次呼吁政府和警方加强对非法放贷活动的打击,保护无辜借贷者免受骚扰和暴力威胁。他强调,民众应该意识到,任何形式的非法放贷都是犯罪行为,借贷者不应为此承担不公的债务责任。

上一则新闻29男只穿内裤开毒派对 现场查获大量X用品保险套
下一侧新闻跳水选手大失误「垂直落水」 当场尴尬鞠躬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