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看,因为没有网络。”
这句朴实无力的回答,让教室陷入一片沉默,也让成千上万的网民看后泪目。

马来西亚网民阿兹鲁日前在Threads上发文,分享他送孩子上学时亲眼见到的一幕——一名乡区老师因为学生穿错校服而责怪家长,原以为只是家长疏忽,没看学校的WhatsApp通知群。

Advertisement

然而,当家长开口回应时,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我们没有看WhatsApp,因为我们连上网都负担不起。今天的钱,只够给孩子带点零用钱去学校。”

那一刻,老师愣在原地,阿兹鲁也在一旁感到心头一紧。他说,自己才真正体会到,并非每个家庭都有能力“随时在线”,对许多乡村家庭来说,网络是一种奢侈。

数码鸿沟下的真实挣扎

阿兹鲁指出,这所学校位于偏远地区,大多数家长属于B40低收入群体,有些甚至没有智能手机,更谈不上流量上网。
“他们中有的人每天得精打细算才能三餐温饱,哪还有钱去买网络配套?所以群组讯息根本传不到他们那里。”

他呼吁,学校在推动数码化沟通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方式——除了通过WhatsApp群发通知,也应让老师口头提醒学生,或发书面通知带回家,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网民的共鸣与反思

这篇贴文发出后迅速引起共鸣,不少网友留言写道:
“不是他们懒得看,而是根本没条件看。”
“我们习惯了智能手机,却忘了有人还停留在无信号的世界。”
“以前没有WhatsApp,家里大小事都靠孩子带口信,也没出过错。”

还有教师留言感叹,这起事件提醒他们,教育数码化并不等于教育公平,反而让城乡之间的落差更赤裸地显现出来。

这段对话看似平凡,却深刻揭示了当下教育体系的现实:在科技高度普及的时代,仍有人被遗忘在网络之外,而他们的沉默,正是这个时代最无声的控诉。

上一则新闻误信TikTok兼职陷阱 美里经理惨亏逾万令吉
下一侧新闻Batik Air开通 亚庇—古晋直飞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