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疑是马来西亚外交舞台最热闹的一年。从中国总理李强两度访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阔别多年后再度来马,到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抵达吉隆坡,再加上日本、澳洲、南非、巴西及欧洲多国领袖齐聚马来西亚,东盟峰会让我国一跃成为全球外交焦点。马来西亚的国际影响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
此次峰会吸引了超过2200名媒体代表参与报道,包括648名官方媒体、327名本地记者及1277名国际媒体。国际曝光度之高,让马来西亚在短时间内登上全球版面,也象征我国在区域政治与国际对话中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特朗普的来访被视为美国重新布局亚太的重要信号。除签署美马贸易与关税合作外,他还将进行马美双边会谈,随后前往日本与韩国,并计划在韩国的APEC峰会期间举行“特习会”。特朗普此行行程紧凑,目的鲜明——展现美国回归亚洲舞台的姿态。
回顾过去,美国总统多数将重点放在中东事务上,而真正重视亚太的,莫过于奥巴马。他在任内曾两度访问马来西亚。反观特朗普在2016至2020年首个任期内,仅参加过2017年菲律宾东盟峰会,以及新加坡“特金会”。彼时他并未把东南亚摆在核心位置。如今的特朗普2.0明显改变策略,从中东和平推动者转身为亚太协调者。
特朗普的外交手法一贯带有“商人逻辑”,主张通过经济与合作换取和平。他曾在2020年主导《亚伯拉罕协议》,促成以色列与多个穆斯林国家关系正常化。如今,他的第二任期似乎将这套思维延伸到亚洲,以“交易式外交”换取稳定。上任仅10个月,他就让以哈和谈进入第二阶段:哈马斯释放人质、以色列释放囚犯,会议地点设在埃及。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也在场,并邀请特朗普之子访问印尼,显示美印关系正迅速升温。
更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有意与沙地阿拉伯和印尼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尽管外界认为仍在试探阶段,但穆斯林国家普遍希望远离战火、追求区域和平的态度,已显而易见。
在这一连串国际动向中,马来西亚的外交策略也出现转向。首相安华早前提及,马方之所以未参与首阶段以哈和谈,是因为“有条件支持和平协议”;如今在埃及总统塞西的邀请下,马方正式加入第二阶段谈判。这不仅展现我国在伊斯兰世界的温和形象,也有助淡化外界认为马方“立场过于偏向哈马斯”的印象。
东盟峰会期间,特朗普访问马来西亚更让安华成为外交舞台的焦点。分析认为,安华若能在此次峰会中协调美中关系、推动泰柬和平协议签署、促成半导体与稀土技术合作,将为马来西亚赢得巨大外交声望。
尽管峰会前出现“反特朗普”示威,安华仍表示,政府尊重人民的集会自由,但绝不容许任何破坏行为。他的回应展现出成熟的政治姿态,也反映出马来西亚外交的核心精神——独立、中立、理性。
马来西亚长期奉行“主动中立外交原则”,在美中俄欧之间维持平衡。如今美中两位大国领袖相继来访,对安华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若能在短时间内达成多项合作成果,包括贸易签署、投资协议与和平调解,马来西亚将再次在国际舞台上取得外交突破。
有人形容:“战争结束时,谈判桌才是最重要的战场。”当前,安华正坐在这张全球注目的桌前。特朗普、习近平、塞西、普拉博沃接连与安华互动,使吉隆坡成为世界政治的新焦点。
当年沙地在迎接特朗普时,播放了《God Bless the USA》和《YMCA》,以示最高礼遇。那不仅是外交上的致敬,更是政治智慧的体现。马来西亚如今正处在同样的关键时刻——唯有在和平与平衡中取势,在务实与开放中取利,才能让这场外交盛会真正为国家发展带来实际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