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金到底该归谁?中国浙江一名女子因向父母讨回婚礼聘金闹上法院,引发舆论热议。

据《南方日报》报道,浙江台州的张姓女子与林姓男子于2020年结婚。婚前,男方家依照当地习俗,送出18万元人民币(约10.6万令吉)作为聘金。婚后两人经济拮据,尤其张女怀孕生产、住院期间医疗支出庞大,于是向父母要求返还聘金以应急。没想到父母坚称那笔钱属于他们,不肯归还。

Advertisement

张女无奈提起诉讼,要求父母归还全额聘金。

她在法庭上表示,聘金虽由男方交给父母,但本质上是婚姻交易的一部分,与她个人婚事直接相关,因此应属于自己。而父母辩称,聘金是“男家给女家的礼数”,自古以来便视为对女方父母的谢意与补偿,“我们用这笔钱准备嫁妆和宴客支出,哪有理由再还?”

法院审理后指出,传统上聘金确实象征“男方感谢女方父母养育之恩”,但现代婚姻制度已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儿是独立的成年人。如今的聘金多半兼具象征祝福与经济支持的双重性质,因此应视为“父母与女儿共同受赠”的财产,而非完全归属一方。

综合考量双方在婚礼及嫁妆上的开销后,法院裁定父母应归还10万元人民币(约5.9万令吉)给张女,其余8万元视为父母合理支出部分。

这起案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感叹“这不仅是金钱纠纷,更是观念的碰撞”,也有人直言:“结婚前的聘金,结婚后的亲情,一旦扯上法院,输的都是一家人。”

上一则新闻13岁少女离奇失联7天 竟是“隐居”空房玩手机
下一侧新闻古晋模型车展夺三大奖 SRWK团队惊艳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