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基金局(PTPTN)主席拿督斯里诺丽莎透露,部分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更换电话号码与地址,甚至选择自行创业、不从事领薪职业,导致当局难以追踪和联系拖欠贷款者。

她接受《马来西亚前锋报》访问时指出,拖欠者当中情况复杂,有人确实经济拮据、刚步入社会收入有限,也有人刻意逃避责任。

Advertisement

“我们明白,有些人刚开始工作,手头紧,需要承担生活与家庭开销——买车、结婚、供房,这类人不是不想还,而是暂时没能力还。”

“但也确实存在另一类人——他们有能力偿还,却选择忽视义务,认为不还也无所谓,最后干脆拖着不还。”

她透露,目前在约35万9000名未偿还贷款的借款者中,有20%至30%的人已无法被联系或定位。PTPTN正与雇员公积金局(KWSP)等相关机构合作,尝试透过资料比对与系统整合追踪这批失联借款者。

为协助真正有困难的群体,PTPTN将自今年起全面推行“永续教育运动”,通过#PTPTNBolehBincang与#PTPTNSediaBantu等计划,鼓励拖欠贷款者主动联络当局,商讨重组与分期还款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压力与法律程序。

“我们的目标不是惩罚,而是协助。只要愿意沟通,我们都可以安排最灵活的方案。”她强调。

不过,诺丽莎也警告,若在多次通知与催款后仍拒绝配合,当局将启动法律程序追讨欠款。

“我们希望借款者明白,这笔钱关系到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一个人的逃避,可能让另一个年轻人失去深造的机会。”

上一则新闻杨幂出手 不让“他”成为下一个于朦朧
下一侧新闻于朦胧疑点再起 下一个受害者指向易烊千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