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天体 “3I/ATLAS” 即将在 10月29日 穿越近日点,成为全球天文学界再度聚焦的焦点。虽然主流科学界普遍认定它是一颗普通彗星,但哈佛大学著名天体物理学家 阿维·勒布(Avi Loeb) 却大胆提出异议,认为它呈现出多项异常特征,甚至可能是外星文明制造的科技产物。
这颗“3I/ATLAS”是人类观测到的第三个星际来客,意即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恒星系统。它在今年7月1日被NASA资助、位于智利的“小行星撞击警报系统(ATLAS)”首次发现,当时距离地球约 6.7亿公里。根据NASA的轨道计算,它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与地球最近的距离也将保持在 2.4亿公里以上。
勒布是以色列裔美籍物理学家,曾任哈佛大学天文学系主任,被誉为“最敢挑战科学共识的天文学家”。他过去因主张外星文明可能已造访地球而备受争议。近日,他在神经科学家 梅姆·拜力克(Mayim Bialik) 的Podcast节目中更语出惊人地说:“如果你计划度假,最好在10月29日前完成——谁知道那之后会发生什么?”
根据《新闻周刊》(Newsweek)报导,勒布列举了 8项“异常特征”,认为“3I/ATLAS”可能不是自然形成的天体:
- 它比先前的两颗星际天体体积更大、速度却更快;
- 近日点时无法从地球观测到;
- 气体羽流中镍的含量远高于铁;
- 以逆行轨道运行(方向与太阳系行星相反),但轨道平面却几乎与地球相同;
- 这种自然形成的轨道几率仅约 0.2%。
他认为,这些异常现象或许意味着“3I/ATLAS”是外星文明的侦察器或技术残骸。
不过,多数科学家仍持保守立场。密西根州立大学天文学教授 达里尔·塞利格曼(Darryl Seligman) 表示,有明确观测证据显示,“3I/ATLAS”的活动行为符合彗星特征,且“高镍含量”也曾在其他太阳系彗星中出现过。
宾州大学外星情报研究中心主任 杰森·莱特(Jason Wright) 也指出,这颗星际天体的轨道路线并无特殊意义。NASA预计它将在 12月初 再度从太阳另一侧出现。
“它的确有些不寻常,但这正是来自外星系统的自然结果——它不同寻常,并不代表它不自然。”
目前,全球多国的天文观测站正持续追踪“3I/ATLAS”的运行轨迹,而科学界的分歧,也让这颗神秘星际访客的身份更添悬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