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共和华小近日在官方面子书发文,公开列出多款学生常接触的高风险电子游戏,并提醒家长必须提高警觉,学习如何监督与引导孩子的游戏行为,以防暴力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与人格发展。

该校辅导处指出,部分热门游戏虽以“娱乐”为名,却充斥血腥、杀戮与犯罪元素,孩子在反复接触中,可能逐渐对暴力失去敏感度,甚至误以为“杀戮是取胜的手段”。

Advertisement

“孩子不是天生邪恶,但如果长期生活在充满暴力的虚拟世界中,他们的心会慢慢变得冷漠与麻木。”辅导处表示。

辅导处强调,家长限制或管理孩子玩游戏,并非“守旧”或“多管闲事”,而是出于爱与保护。“游戏不只是消遣,它也可能是侵蚀孩子道德观与情绪健康的隐形杀手。”

⚠️ 校方列出的高风险游戏与潜在危害:

1️⃣ GTA V(侠盗猎车手)
分级:18+
内容涉及偷车、殴打、撞人、射击警察等犯罪行为。
🧠 危险:孩子可能误以为“只要能赢,做坏事也没关系”。

2️⃣ PUBG / Free Fire
分级:16+
百人战场,唯一目标是“活到最后”。
🧠 危险:训练孩子将“暴力”与“胜利”挂钩,形成心理错位。

3️⃣ Mortal Kombat 11(真人快打 11)
分级:18+
画面血腥暴力,结局常以斩首、撕裂身体呈现。
🧠 危险:许多未满13岁的孩子误认为“只是游戏”。

4️⃣ Manhunt(猎杀行动)
分级:18+(部分国家禁售)
鼓励以最残忍方式杀人取高分。
🧠 危险:强化施暴快感,破坏儿童的价值判断。

5️⃣ Yandere Simulator(病娇模拟器)
分级:17+
玩家扮演为爱杀人的女学生。
🧠 危险:将“痴恋”“复仇”等负面行为浪漫化。

6️⃣ Resident Evil / The Last of Us(生化危机 / 最后生还者)
分级:18+
僵尸与血腥画面充斥全程。
🧠 危险:研究显示长期接触恐怖暴力内容会削弱同理心。

7️⃣ Doom Eternal(毁灭战士:永恒)
分级:18+
游戏目标就是“杀光所有生物”。
🧠 危险:强化暴力“理所当然”的观念。

8️⃣ Tetris Effect(俄罗斯方块 VR 模式)
分级:10+
看似无害,但长时间游玩可能导致“游戏迁移现象”(GTP),
🧠 危险:停止游戏后仍会出现游戏画面幻觉,影响睡眠与专注力。

9️⃣ Postal 2(疯狂邮差 2)
分级:18+(被12国禁售)
玩家可焚烧学校、射杀平民。
🧠 危险:完全丧失人性与道德元素。

🔟 Hatred(仇恨)
分级:18+
唯一目标是“杀掉所有人类”。
🧠 危险:鼓吹仇恨与毁灭,没有任何教育意义。

11️⃣ Roblox(罗布乐思)
分级:13+
开放平台,内容包罗万象,部分用户创作游戏含暴力或色情元素。
🧠 危险:若家长未设防护机制,孩子恐接触不当内容。

校方呼吁家长与孩子建立健康沟通机制,定期了解孩子的游戏类型与时长,并善用家长监护系统,共同守护下一代的心理与道德成长。

上一则新闻不小心触动蜂巢 女子遭蜂群狂蛰身亡
下一侧新闻女子忘锁车门 男子夺车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