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流感后除了卧床休息,其实吃对食物也能帮助身体更快痊愈、提升免疫力!营养师提醒,流感症状如发烧、喉咙痛、全身酸痛和疲倦,都是身体在和病毒作战的讯号,此时若能针对不同症状补充正确营养,便能有效加速修复、恢复体力。
🥤流感饮食重点一:发烧时——补足水分与电解质
发烧时体温上升、出汗量增加,容易流失体内水分与电解质(如钠、钾、镁)。营养师建议多喝温水、电解质饮品或椰子水,可维持体液平衡、预防脱水,并稳定体温。
🍠流感饮食重点二:喉咙痛——选软质、不刺激的食物
喉咙发炎时应避免坚硬或过热食物,以免刺激黏膜。推荐布丁、乳酪、南瓜、番薯泥等柔软滑顺的食物,不仅好吞咽,也能提供能量与蛋白质,帮助喉咙组织修复、减轻疼痛。
🍳流感饮食重点三:疲倦无力——补蛋白质与高营养密度食物
免疫系统与病毒作战会消耗大量能量,身体需要蛋白质来修复组织和制造抗体。可以摄取鸡胸肉、三文鱼、豆腐、鸡蛋、毛豆、牛奶等,有助恢复体力、维持肌肉、增强防护力。
🍊流感饮食重点四:全身酸痛——补充抗发炎营养与维他命C
身体发炎会产生自由基,引发肌肉与关节酸痛。建议多吃富含维他命C的水果,如奇异果、橙子、蓝莓、番石榴,可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修复组织,并减轻发炎反应。
🚫流感期间应避免的7大食物:小心加重症状!
营养师高敏敏提醒,流感期间身体正处于发炎状态,若吃错食物反而可能让症状恶化:
- 花生、坚果类:高油脂且含过敏原,易刺激喉咙。
- 麻油、姜汤:属温补食材,易让血液循环加快,加重发炎。
- 烧烤、炸物:高温烹调会产生刺激性化合物,引发氧化压力。
- 辛辣食物:辣椒素会刺激黏膜,使喉咙红肿、刺痛更严重。
她强调:“生病时不是‘多吃补品’就好,而是要吃对营养、对症补充,这样才能稳住免疫力、抗发炎、让身体真正恢复。”
🧬流感类型大不同:甲型最严重、乙型次之、丙型最轻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目前人类可感染的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型:
甲型流感
- 症状:发烧、发冷、咳嗽、喉咙痛、流鼻水。
- 高风险群:长者、儿童、免疫力低者,易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
- 特征:病情最重、死亡率较高、传染力强,是流感大流行的主因。
乙型流感
- 症状与甲型类似,但病情较轻、死亡率较低。
- 演化速度较慢,不易造成大规模流行。
丙型流感
- 症状轻微,多为流鼻水、咳嗽、喉咙痛。
- 传染力低,极少引起流感大流行。
✅ 结语:
得了流感别急着“乱补”,吃对营养、补足水分、让身体休息,才是加速康复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