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客穆斯塔金(34岁)在亮山失联并最终身亡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登山队的山导拉希米(50岁)在接受采访时深感遗憾并强调,整个行程中并无意与死者分开。他表示,由于自己极度疲惫且脚趾受伤,无法再回去寻找死者,这起悲剧让他倍感痛苦。他还说,登顶的喜悦瞬间转变成了他作为山导及多年登山经验中的黑暗历史。
拉希米透露,在第三天的行程中,死者曾多次表示感到害怕,但并没有具体说明害怕的原因。他补充道:“从第一天到第三天,我一直陪在死者身边。死者出现了肌肉痉挛,走路速度明显变慢,导致我们与第一、第二组的距离拉开。”
根据《大都会日报》的报道,拉希米解释道,这次登山活动的行程安排十分紧凑,仅设定了3天,通常的登山行程需要四到五天,因此死者可能在时间压力下感到非常疲劳和焦虑。
“在第三天,死者和我一起到达亮山顶,吃过东西后,我们决定晚上10点半左右开始下山。虽然死者身体虚弱,但他依然能慢慢行走。”拉希米回忆道。死者显得非常疲惫,走路时举止异常,似乎在观察周围环境,并表示自己注意到树根,生怕被绊倒。
拉希米继续说,他在下山过程中保持较慢的步伐,尽量等待死者,同时寻找信号覆盖区域以便与其他山导取得联系。他提到:“我相信死者能够顺利下山,因此在沿途几个地点等候他,包括在7E营地。”
他承认自己并没有刻意与死者分开,反而在多个地方等候对方,甚至不排除死者在下山几步后又重新爬回亮山顶的可能性。但由于过度疲劳并且脚趾受伤,他无法再折返寻找死者,只能穿着拖鞋继续下山。
“我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原本成功登顶的喜悦,现在成了我作为山导2年来,十多年登山经历中的人生黑历史。”
拉希米还透露,作为山导,他从主办方获得了850令吉的报酬,原本计划的3天行程却拖延到了5天。
事件发生在今年10月10日,穆斯塔金与其他8名登山者在两名山导的陪同下,从彭亨文冬的福隆港出发,横越至霹雳的亮山。然而,在活动结束后,穆斯塔金并未按时下山,死者的妻子随即向警方报案。消拯部队、警方及民防部队组成的搜救队展开了紧急行动。
最终,穆斯塔金的遗体于10月16日下午3点30分在亮山顶部被发现,10月17日下午,消拯局通过直升机将遗体运下山。经确认,死因是由于失温而导致的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