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表示,教育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使命。昌明政府执政三年来,始终尽力推动教育改革,并感谢所有华教前辈长期以来的支持与付出。
他指出,昌明政府过去三年在教育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持续维护多源流教育体系。
“无论是60年前、30年前、5年前,甚至两年前,仍有人反对多源流学校,主张单元教育。但我们始终坚持,华小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华社不可分割的一环,我们会继续坚守与捍卫。”
黄家和强调,捍卫多源流学校并非仅由华裔部长或副部长发声,而是整个政府的共同立场。教育部长法迪娜在2024年于国会内外多次重申,多源流学校是教育法令与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绝不会接受任何挑拨与否定多元教育体制的言论。
黄家和今日在与沙巴华社及教育机构代表的交流午宴上发表讲话时,也向长期为华教贡献力量的前辈致谢,并承诺昌明政府将继续维护与推动多源流学校的发展,让华校能安心办学。
公平分配教育资源
黄家和指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昌明政府极为重视的课题。虽然拨款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但若缺乏足够资源,教育发展将难以顺利推进。
“过去三年,我们持续确保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努力纠正以往不公的情况。资源分配不应以种族、学生人数或源流为标准,而是确保所有学生受惠。”
他举例说明,自2023年起,政府为全国每名学生提供150令吉开学援助金,不分种族、宗教或家庭背景,让教育机会更具公平性。前朝政府的援助仅限特定群体,但昌明政府相信,教育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他指出,2023年与2024年两年间,政府分别拨出逾7亿9100万令吉作为开学援助金;2025年进一步增加至7亿9500万令吉,预计让超过510万名学生受惠。
此外,政府也在2023年推出“昌明购书券”,拨款2亿8700万令吉,惠及350万名学生,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获50令吉,中学生获100令吉。今年更追加4400万令吉,为教师发放购书券。
改善校园设施
黄家和提到,首相安华高度关注学校环境,2023年便指示优先改善学校厕所。
“首阶段,全国全津贴学校每所获7万令吉厕所维修拨款,包括国小、华小与淡小。2024年第二阶段,则扩大至全国1922所半津贴学校,其中华小占886所。”
他补充,沙巴与砂拉越的学校因地理偏远,政府特别增加拨款,以确保承包商愿意进驻内陆施工。
“两年来,全国共有1万零235所学校受惠,总拨款超过8亿令吉,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不分源流地改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