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仅在美国,每年就造成超过70万人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一项综合研究显示,捐血除了能拯救他人生命外,还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好处。
根据《纽约邮报》报道,2022年发表的一项涵盖44篇论文的系统回顾指出,其中有9篇研究发现,捐血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关联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机制:铁质代谢与血液黏稠度。
Advertisement
首先,体内铁质过多会增加血管受损、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是男性与停经后的女性,由于缺乏排出铁质的自然途径,容易累积过量铁储存,进而提升心脏病与中风的风险。专家解释,捐血能帮助排出部分过剩铁质,对于铁含量偏高的人而言,就像是一种“自然放血疗法”。
其次,血液黏稠度越高,心脏必须更用力推动血液流动,长期下来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若血红素浓度过高,也会使血液更浓稠,增加血栓及心脏病风险。研究显示,捐血可暂时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流更顺畅,从而减轻心脏压力。
不过,报告也指出,并非所有研究都能证实捐血与降低心脏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学者提醒,这可能与所谓的“健康捐血者效应”有关——也就是身体健康的人更倾向捐血,而健康状况较差者往往不会被接受为捐血者,从而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客观性。